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政府採購 還須兼顧公眾觀感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0日 0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西都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王聃

  日前,廣州市財政局在其網站上挂出了《廣州市市屬行政單位常用公用設施配置標準(徵求意見稿)》,公開向市民徵求意見。根據這個規定,臺式電腦價格上限為每台6000元,筆記本電腦(含平板電腦)價格上限為每台8000元。(6月19日《新快報》)

  給採購標準設定上限,首先應該承認,這是種看得見的進步設立上限,也即一定程度上壓縮了配置部門本身的“自由裁量度”。問題是:設立上限就意味著配置本身的可接受度呢?公眾對其會有自己的樸素判斷:動輒近萬元的電腦配置標準,也確實是“過度消費”了。

  尤需看到的是,設立政府配置上限還可能會衍生出某種錯位採購:上限為電腦8000元/臺或小轎車18萬元/輛,會否讓配置部門在採購中努力達至8000元/臺、18萬元/輛?在低約束力的當下政府行為中,出現此種背道而馳的結果是很有可能的。

  “配置限價”舉措何以會畸變?緣由仍在“上限”本身制定的程序弊病。規定電腦最高每台8000元也好,抑或規定小轎車在18萬元以內也罷,種種限定都只是一種“部門決策”,而身為納稅人的市民基本被排斥在外。由此造成的結果是:政府配置標準雖設立了上限,但無論是于現實還是于公眾的基本觀感中,上限依舊不是真正的“天花板”。

  從公共財政的效益最大化言之,政府配置理應以最小的開支最大程度滿足行政效率所需,顯然的事實是,要達到這一目標,僅僅依靠設定“配置上限”是不夠的,它還必須更多地兼顧到公眾的樸素判斷。換而言之,它還必須將更有“採購敏感症”的公眾引入到決策過程中來。當前,關於政府公用設施的配置,仍不夠透明。採購買貴不買對與灰色利益鏈條滋生,都昭示著監管必須嵌進公眾監督。

  具體説來,于政府公用設施的配置中,這種“嵌入”不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讓公共財政體系更透明,讓公眾清晰地知曉配置標準的必要性;二是,將行政部門具體的採購行為最大可能地對公眾公佈,保障其監督權與知情權,也讓其判斷採購標準的必要性,並給予其具體的反饋路徑。讓最終埋單者更多地參與政府配置決策,有著公眾樸素判斷力的約束,政府配置自會更接軌公共的認可度。

熱詞:

  • 上限
  • 新快報
  • 天花板
  • 嵌入
  • 過度消費
  • 公共財政
  • 配置標準
  • 臺式電腦
  • 筆記本電腦
  • 監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