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諾而不捐的“愛心”,是慈善還是偽善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9日 04: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山西女孩楊曉娟在4歲時遇火災,腿部被燒傷,不得不將兩腿相連。在獲得好心人幫助的同時,也有一些單位在宣揚捐款後,遲遲不兌現。3年前,全國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組委會辦公室敬老護苗行動組織委員會捐助3000元,至今杳無音訊;兩年前,巨人學校宣稱捐助5萬元助學基金,此後再無消息。上周,楊曉娟的父親楊晉富再次向兩單位追討捐款,得到的答覆均為:負責人在外地,等消息吧。(6月18日《京華時報》)

  “一直説沒有床位”卻對外宣稱將對楊曉娟免費治療、看牙齒得先找媒體,根據宣傳效果好壞考慮是否免費、“捐贈”50000元助學基金卻在儀式後“突然沒了消息”……楊曉娟的“被捐贈”遭遇令人同情、感慨甚至憤懣。可以説,這些企業、醫院、機構的“偽慈善”已經對楊曉娟的身心造成了“二次傷害”,亦從一個側面揭開了籠罩在慈善面紗背後的種種“偽善”現實,使公眾對於當今公益慈善領域存在的諸多亂象有了一個更清醒的認知。

  毋庸諱言,隨著近些年國內慈善事業的快速發展、公益理念的日漸普及,越來越多的個人、組織開始熱衷於通過投身慈善的方式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塑造良好的公共形象。這其中涌現出了像陳光標、壹基金等傑出代表。但與此同時,慈善領域魚龍混雜的情況亦十分嚴重。一些居心不良者假慈善之名、行炒作牟利之實,“消費”被捐贈者,以致于各種詐捐醜聞層出不窮。僅一度引發“捐款競賽”的汶川地震,就曾接連爆出過明星失信北川中學、知名大企業“實際捐助金額少於承諾數”等多起“詐捐”事件。凡此種種,不僅嚴重透支“捐贈者”的個體公信力,對於慈善事業整體的健康永續發展亦極具消極效應。

  造成此類事件頻發的原因,一方面源於公共輿論的浮躁風氣。君不見,儘管每當有“不幸”事件發生,都能引發全城乃至全國的愛心接力,但無論是媒體還是公眾往往都只是“三分鐘熱度”,即熱衷於報道前期獻愛心的“感人場面”,對於後續善款的到位情況、是否合理使用等卻較少關注。以致于受捐人在碰到類似楊曉娟的遭遇後往往投書無門,在“眾聲喧嘩”之後再度淪為“沉沒的聲音”。另一方面,由於目前我國還沒有制定出臺公益慈善事業方面的系統法規,對於詐捐者的懲處缺乏明確而強制的法律規定,一旦在雙方沒有簽訂捐贈協議的情況下出現諾而不捐、諾多捐少等行為,公眾多數時候只能進行道義上的譴責。

  所幸的是,久為民間所期盼的“慈善法”初稿日前已由民政部上報國務院。我們希望,新法能夠對騙捐詐捐、諾而不捐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從而保障受捐贈人的合法權利,使公益慈善徹底擺脫“詐捐”陰影,走上健康發展的康莊正途。

熱詞:

  • 楊曉娟
  • 愛心
  • 捐贈
  • 陳光標
  • 巨人學校
  • 愛心接力
  • 捐贈者
  • 京華時報
  • 消費
  • 眾聲喧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