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器物不言,代唱心曲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8日 11: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甘肅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儲勁松

  器物不言,代唱心曲

  “每一件文物都包含着大量的歷史信息和文化信息。”在《醉文明:收藏馬未都2》裏,馬未都一再強調這一點。與他的《醉文明》系列的第一部偏重講述收藏文物的細節相比,第二部他更着重於挖掘文物背後的東西,這也使得其文章更具歷史感和文化感。

  《醉文明:收藏馬未都2》凡26篇,馬未都在書中所講述文物的範圍更為廣泛,從元代青花、帝王龍袍、文房四寶、金器銅爐,到古棋玩具、餐具煙袋、刀劍古鎖、馬鐙燭臺,洋洋大觀。就每一件古物,馬未都除從收藏和鑒賞的專業角度加以細細評點之外,所談更多的,是器物之外的知識。

  在馬未都看來,任何一件古代器物絕對不僅僅只是一件文物和藏品,更不僅僅只意味着市價幾何,而是一段厚重歷史的重要載體,是一部豐美文化志的立體雕塑。

  比如《一片春心在玉壺》篇裏,他講玉壺,從一件清乾隆時期的九獅紋玉壺春瓶,説到九獅所寓“九世同堂”深意,並鉤沉起唐高宗李治封禪泰山途中拜訪張公藝,張公藝贈其“忍”字讓高宗頓悟治國之道的舊事,以此説明一隻古代的瓶子其實可以品味和深掘的東西非常多,窺一瓶而見歷史、見文化。

  比如《枰上論道説古棋》中,他由一件明代黃花梨雙陸棋盤,講起自三國後雙陸棋由天竺國傳進中國之後,在南北朝、隋唐宋元之際的盛行情況。接着梳理圍棋、五子棋、象棋、軍棋的流行史,文字之間氤氳着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

  又如他由文物談及喜文化、中秋文化、新春文化、水滸人物、君子六藝、戲五禽等等,其歷史癖和文化癖顯而易見。

  真正的收藏家必然學養深厚、博古通今,於他們而言,古代器物是他們進入歷史和文化的門楣。讀馬未都的書,雖然偶爾覺得其有賣弄之嫌,且偶爾還有點信口開河,但也不得不承認和佩服他知識的廣博、內心的豐贍,羨慕他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富有,以及他那種仿若閒雲野鶴的生活方式。對於鐘架、鼻煙壺、如意、朝珠、髮簪、觀音瓶、硯臺、棋盒這些古代器物,馬未都不經意地隨手拈來一件,談古論今,縱橫捭闔,把收藏知識、鑒賞學問、歷史文化、坊間秘聞、市井故事等等,匯於一爐,讀來有識、有趣、有思、有味。而他在每一篇文章之後的“觀複學堂”和“古玩門診”中所附的考題,以及所作詳盡解答,更能勾起普通讀者對文物和收藏的興趣。

  有人説,不必具備專業的收藏技巧,也不一定要有多年的收藏經驗,甚至不必懂得明代青花和康熙青花的區別,不必了解黃花梨和紫檀傢具的特徵,只要願意坐下來,靜靜地把馬未都的書讀上5分鐘,就一定會被其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情懷所打動。我以為這並非一味的諛詞。

  器物不言,代唱心曲,馬未都可謂癡絕之人也。讀其文,深感他對古代器物的愛深入骨髓而又溢於言表。他摩娑之,品鑒之,擊賞之,探求之,手之舞之,樂陶陶於其中,如同進入了飲酒至微醺境界。我本俗人,且是地道的外行,然而受其感染,對書中器物也有了敬而禮之的意思。

  (《醉文明:收藏馬未都2》,馬未都著,中信出版社出版)

熱詞:

  • 器物
  • 宋元之際
  • 歷史癖
  • 心曲
  • 文物
  • 古鎖
  • 醉文明:收藏馬未都2
  • 玉壺春瓶
  • 歷史文化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