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西安:三夏不再“煙霧鎖城”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7日 17: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西安6月17日電(記者陳鋼)今年,西安郊區縣共種植小麥300多萬畝,夏收和夏播已接近尾聲,但記者在高陵、臨潼、長安、藍田等麥區走訪中,卻沒有看到一例點火燒秸稈現象。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4年來,西安各級政府採取措施,積極推廣機械技術讓秸稈還田,“消除不便、變廢為寶”,農民也由“我要燒”變成了“不願燒”,如今的西安,三夏不再“煙霧鎖城”。

  6月16日,驕陽之下,西安市高陵縣藥惠管委會藥惠村村民裴興軍正在播種玉米。地裏的麥茬約10厘米高,麥稈在小麥收穫時已粉碎還田,裴興軍説:“我家7畝小麥全部採取了秸稈粉碎還田和留茬播種。”

  “4年前,收麥子季節,燒麥稈現象很普遍。”藥惠村黨支部書記朱鳳玲説,主要原因是,那時候聯合收割機光收麥穗,麥稈就扔在地裏,留下的麥茬也有1尺高,為接下來的秋糧種植帶來很大麻煩,農民圖方便,就放火燒麥稈。

  現在不同了,西安市要求區內作業的聯合收割機必須安裝秸稈粉碎裝置,同時進行低茬收割。臨潼區留鄉西口村村民張戰武説:“以前收割後,一尺多長的麥稈鋪了一地,為了種玉米,要不自己花工夫撿拾秸稈,要不每畝花20元用秸稈還田機粉碎一遍。為了省事、省錢、省力,很多人就一燒了之。現在經過粉碎,麥稈成了兩寸來長的碎段,不再影響播種,還增加了土壤肥力,誰還會再燒麥稈?”

  在高陵縣灣子鄉東張村,村民許東胡撥開剛剛播種玉米的土層,記者看到表土下較為濕潤,他説:“最近旱了這麼久,地下的墑流失不多,秸稈還田起了大作用。這幾年連續秸稈還田,土壤改良了,地肥了,抗旱了,産量也高了。”

  西安市農委主任馮慧武説,近幾年西安市提高補貼標準,堅持推廣秸稈粉碎還田和秸稈飼草加工技術,每年機械化秸稈綜合利用面積都佔到種植面積的90%以上。

  高陵縣農林局局長陳興文告訴記者,高陵縣連續幾年95%以上的糧食面積實施了秸稈還田,土壤有機質含量從0.65%提高到了1.1%。

  每年“三夏”前,西安市政府都要召開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動員會”,發佈當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實施方案》。同時,還將禁燒工作列為各涉農區縣的年度考評內容,市政府與各區縣政府簽訂禁燒目標責任書,各區(縣)、鄉鎮(街辦)、村組、農戶也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任務,理順責任。與此同時,西安市政府制定了嚴格的獎懲細則,近5年來共投入獎勵資金2000多萬元,各涉農區縣每年共投入資金1500萬元,用於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從2009年至今,連續4年實現了“零火點”目標。

熱詞:

  • 秸稈還田
  • 播種
  • 麥稈
  • 秸稈粉碎
  • 高陵縣
  • 小麥
  • 煙霧鎖城
  • 藥惠
  • 還田機
  • 農作物秸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