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光明日報:井岡山“挑糧小道”的穿越力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2日 12: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媒體報道,全國第3期中青年幹部黨性教育專題培訓開展體驗式教學——重走朱毛挑糧小道見諸媒體後,全國各地興起了重走“挑糧小道”的熱潮,黨員幹部、科技工作者、醫護人員、青年學生紛至沓來,情景感人。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來這條小道”?可以説這是一個新的“井岡山之問”。為了穿穿紅軍服、挎挎乾糧袋、唱唱紅色歌,體驗一下當紅軍的感覺。為了接受艱苦奮鬥、軍民情深、官兵平等的教育;甚或就是一次經典的紅色之旅,為了表達對老一輩革命家的崇敬之情。這些都在情理之中,但又似乎意猶未盡。

  其實,看上去這也是一條普通的山間小道,泥濘、崎嶇、陡峭,與其他的山路並無太大的不同。然而,1928年12月,就在這條小道上,紅軍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挑糧運動,時年42歲的朱德毅然拿起扁擔加入到挑糧隊伍之中,紅軍戰士肩挑背馱把幾十萬斤糧食運上了井岡山,支持了井岡山的革命鬥爭。有一次毛澤東和戰士們在黃洋界的一棵荷樹下歇腳,毛澤東問:“站在荷樹下能看多遠?”戰士們有的説“可以看到江西”,有的説“可以看到湖南”。而毛澤東則意味深長地説,“不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還要看到全中國、全世界”。於是,這條挑糧小道上不僅有“朱德扁擔”的故事,還有毛澤東和紅軍戰士“荷樹對”的佳話。有人得出結論,“這是一條挑糧小道,也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陽關大道”,“是理想之路、希望之路”。但想想,又是什麼使這條小道具有了如此的穿越力,從井岡山走向了延安,走向了西柏坡,走向了全中國。

  “挑糧小道”只是井岡山紅色革命根據地的一個典範和象徵,寓意共産黨人在這裡把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找到了“武裝奪取政權,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並形成了鮮明的井岡山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此,從這條小道起程,紅軍戰士“挑的是精神糧食,舉的是希望火把,播的是革命種子”。

  “革命必將有時轉,得到勝利方始休”。高舉井岡山旗幟,弘揚井岡山精神,是保持黨的純潔性,堅定共産黨人“精神家園”的內在要求。任何時候我們共産黨人都不能忘記“我們從哪來,我們還要到哪去”。從這個意義上説,“挑糧小道”我們並未走完,拾級而上,還有更多的路程要趕。時代不同了,挑糧隊伍的成員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挑糧小道”如何實現新的穿越,今天我們最缺的“糧食”是什麼,到哪去挑這樣的“糧食”,這支挑糧隊伍還會像革命戰爭年代那樣堅定信念、不斷攀登、一往無前,而不意志衰退、知難而止、半途而廢嗎。這些都值得我們每個同志深深地思考。

熱詞:

  • 井岡山精神
  • 挑糧小道
  • 穿越
  • 共産黨人
  • 毛澤東
  • 糧食
  • 中國革命
  • 朱德
  • 武裝奪取政權
  • 紅軍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