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山西省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紀實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2日 10: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綠色時報6月12日報道(記者 焦玉海) 雁門關外野人家,不養桑蠶不種麻;百里並無梨棗樹,三春哪得桃杏花?
 這是一首在山西雁北地區廣為流傳的民謠,説的是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實施前雁北地區的荒涼景象。
 今年75歲的陳日華對這樣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風一起,地裏的高粱茬子都能吹起來,豆子大的沙粒滿天飛,砸在墻上啪啪響,人躲在屋裏不敢出。”
 陳日華是大同市新榮區後井溝村的農民。一輩子務農的他,從來沒有走出過這片土地。老人説,年輕時候自己喜歡躺在山溝溝裏為數不多的幾棵小老楊下做夢,夢到最多的就是風口、山梁,還有村頭、田邊,全都種上樹木,再也沒有風沙的破壞。
 如今,再走進雁北,綠樹繞城郭,杏花滿山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改變了雁北的生態面貌。
 陳日華老人所在的後勁溝村也依託工程建設,建起了5萬畝的古長城森林公園,丁香花香,檸條嫩黃,樟子松、油松挺拔翠綠,滿山的綠色讓老人覺得比自己當年的夢還美。老人還悄悄告訴記者,去年參與工程樹木管護,自己還拿了1900塊錢的工資,“即使沒錢,也一定會管好!”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實施12年,山西省累計完成林業建設任務1004.49萬畝,建成了萬畝以上集中連片工程130多處,其中10萬畝以上工程8處,生態移民2.5萬人。工程區內地表起沙得到有效遏制,風沙危害明顯減弱,整體生態環境趨向好轉。據山西省氣象臺提供資料,項目區大風日數由2001年的23天,減少到近年來的10天左右,沙塵日數減少了34%,能見度增加了6米。
 2010年全國第四次沙化土地監測結果也顯示,晉北風沙區嚴重沙化土地面積減少到639萬畝,比2000年減少44%。地處毛烏素沙地邊緣的左雲、新榮區和大同南郊區,形成了長147公里、平均寬30公里,橫跨3個縣區、喬灌草、帶網片結合的防護林體系,區域植被蓋度達到60%-80%,阻止了毛烏素沙地向東擴展。沿恒山、五台山、洪濤山的土地沙化帶和風積沙帶得到全面治理,有效地減輕了風沙對京津地區的影響。
 集中連片、規模化治理始終是山西在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實施過程中秉持的理念。
 工程建設中,山西在通往北京的大同、陽高、天鎮等縣主要風沙道、京大高速、京包鐵路沿線兩側,集中建設了百萬畝防風固沙生態屏障;在朔州市懷仁縣、山陰縣、朔城區沿洪濤山系建設了百萬畝連片防護林帶;在左雲、南郊區和新榮區建設近百萬畝的阻沙東進屏障。
 5月中旬,記者在大同縣古火山群看到,集中連片12萬畝的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林,圍繞著古火山群向四週鋪展開,一眼望不到盡頭。一邊是歷經千萬年的歷史滄桑,一邊是沙地裏生長著的一抹抹新綠,京津工程讓曾經落寞的古火山群落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
 大同縣林業局局長趙德清告訴記者,在京津工程的示範帶動下,財政並不富裕大同縣,每年都從僅有的2億財政收入中,安排上千萬資金,用於造林綠化,改善生態。
 “目前,項目區的生態環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的。”山西省林業廳主管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的副處長周長東這樣評價京津工程給山西雁北地區帶來的變化。因為這種變化,山西的京津風沙源工程建設也得到了國家發改委、國家林業局、農業部、水利部的高度讚揚,兩次京津風沙源治理省部級聯席會暨現場會就選擇在山西召開。

熱詞:

  • 京津風沙源治理
  • 京包鐵路
  • 工程建設
  • 風沙危害
  • 工程實施
  • 雁北
  • 山西省
  • 梨棗樹
  • 新榮區
  • 京津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