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不能直面歷史,何以教育未來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8日 04: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月1日,兩名南京拉薩路小學的校友分別實名發文,控訴小學期間曾遭遇暴力體罰、批鬥、人格羞辱等粗暴教育。兩人曾在拉薩路小學學習,後分別出國留學,被拉薩路小學認為是“傑出校友”。對此,南京教育局表示,十幾年前的事沒有討論的意義,學生應該感恩。(6月7日《新京報》)

  如果不承認歷史的傳承與延續,任何學校都沒有理由舉辦校慶活動,因為按照南京教育局的邏輯,這樣的活動“沒有意義”。十幾年過去,或許被兩位“傑出校友”所指的教師們早已退休,或許校領導也早已換了多屆,但是無論是退休的教師們還是繼任的校領導們,都是學校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要承認這一點,任何討論都不可能沒有意義。

  其實,南京教育局所説的“沒有討論的意義”本身就很有“討論的意義”。

  一方面不肯討論“十幾年前的事”,一方面卻又把十幾年前就已經畢業的學生作為“傑出校友”──對於學校來説,記住“傑出校友”,卻不肯為十幾年前對學生的不公正待遇檢討、反思和道歉,分明是一種選擇性記取與遺忘。或者換句話説,就是所有能給學校臉上貼金的事一定要記住,而所有會給學校帶來恥辱或不利影響的問題則一定要遺忘。

  從兩位“傑出校友”在校期間所遭遇的人格羞辱和暴力體罰來看,在當時,她們未必是被當作優秀學生來看待的,更沒獲得應有的人格上的尊重。而所謂的“傑出校友”不過是在她們進入名校後的追認,這裡邊,充斥的是學校的勢利與一種對“傑出”者的“媚”。一些大學在校慶時“論官排位”,其思想根源,與此顯然是一脈相承的。在經歷此一事件後,這兩位批評者的名字會不會被從“傑出校友”的名單中劃掉,也是一個疑問。

  其實,直率地指出學校存在的問題,即使是歷史上存在的問題,本身就是一種“感恩”。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如果對母校漠不關心,又何必在乎它存在或曾經存在什麼問題呢?

  學校不良教育方式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兩位“傑出校友”在畢業十幾年後仍然對此記憶猶新、耿耿於懷,本身就給現在的教育工作者敲響了警鐘。或許十幾年過去,教育的理念與實踐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歷史的教訓卻不可不記取。更何況,變相的羞辱與體罰在今天的學校裏仍然或輕或重地存在,因此,討論以及討論之後的反思,便具有了強烈的現實意義。

  學校當時因羞辱和體罰而給學生的心靈造成了深深的傷害,對學生所述既不調查也不反思,更不道歉,卻要求已經畢業的學生們“感恩”,顯然是一種非常霸道的行為。很多學校在畢業季常會挂出這麼一條標語──“今天你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你為榮”,可是,如果你沒有無差別地善待每一名學生,學生憑什麼要以你為榮?而當有一天學生出人頭地時,你又有何面目以學生為榮?

  從兩位校友發帖之後所遭受的惡意攻擊及其父母所受的壓力來看,很難想像該校的教育方式有了根本性的改觀,當年的羞辱與暴力不過是改換了一種方式而已。在這種情況下,對“十幾年前的事”進行反思的意義也就尤為重大。

  (來源:紅網)

熱詞:

  • 學校
  • 傑出校友
  • 感恩
  • 教育方式
  • 體罰
  • 拉薩路小學
  • 十幾年前的事
  • 教育局
  • 母校
  •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