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百萬機手投入作業 夏糧收穫進入高峰 我省小麥增幅有望突破6%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6日 08: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訊 (記者 段偉華)截至6月5日,全省已有近30萬畝小麥歸倉,夏收進入高峰期。從測産和打收情況看,今年夏糧有望再獲豐收。農情部門預計,小麥總産量將比去年增加6%以上。

  夏糧增産得益於投入的增加,全省小麥綜合補貼每畝比上年增加20元,達到85元;今年春季,中央財政新增每畝5元的“一噴三防”技術補助,病蟲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我省還對60萬畝旱地小麥每畝補助60元,推廣地膜覆蓋技術,旱地小麥增産效果明顯。另外,本季小麥播種、生長髮育過程中,各地降雨均比較及時充沛,適宜的氣候也為小麥增産提供了有利條件。

  全省小麥播種面積1048.7萬畝,運城、臨汾正在收割。據省農機局統計,今年共有萬台左右小麥聯合收割機投入夏收,參加夏收作業的機手則有百萬之眾,設備、人員基本可保障。而且,小麥收割機已經告別單打獨鬥的時代,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成了夏收的主力軍。

  翼城縣玉林農機合作社有12台小麥聯合收割機,5月28日赴河南信陽夏收,作業一週後正好返回運城、臨汾作業。理事長李玉林説:“夏收開始之前就已經聯絡好客戶,麥收已經完全變成市場化行為。”多年磨合下,每個合作社都已經培育出相對固定的作業區域,基本不再需要為業務四處奔走。組織化程度提高的好處顯而易見,效率更高,收入更穩。

  機具增多同樣也帶來了競爭壓力。在運城市鹽湖區東郭村,來自襄汾縣的農機戶王紅紅告訴記者:“已經出來5天,每天基本只能收割五六十畝,機子多對作業量和價格都有影響。”收穫一畝小麥,旱地30元,水地45元。油價每升則比去年同期漲了0.6元左右,司機的日工資漲到了200元,利潤已經不再可觀。他回憶,幾年前作業一年就能收回成本,現在買一台6萬元左右的機子,收回投資需要三四年時間。而且農民對機器也越來越挑剔,有新的不用舊的,有大的不用小的,充分的競爭也加快了機具的更新和作業質量的提升。

熱詞:

  • 夏糧
  • 我省
  • 農機大戶
  • 機手
  • 小麥播種
  • 作業質量
  • 測産
  • 增幅
  • 地膜覆蓋
  • 一噴三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