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災後重建訪容縣六王鎮 積極發展特色養殖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5日 15: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30日,雨下了整整一夜,和兩年前極其相似。2010年6月2日,容縣六王鎮突發百年不遇的特大地質災害,近6萬名群眾受災。如今,在容縣六王鎮古泉災民新村,人們已不再害怕。

  這是一排排整齊的樓房,春節時挂在屋檐下的紅燈籠還很鮮艷。2010年底,安置點建成時,每一套房子只有一層,現在不少災民已經將房子加高了。從遠處看,錯落有致。

  對於災民來説,房子就是“根”。災害發生後,容縣盡最大努力安置災民,不斷建設竣工的安置點讓災民居有其屋。由於災害淹沒了很多良田,光有房子,還不能解決災民的生活,發展生産成為了燃眉之急。鎮裏從廣東佛山引進五金廠,主要生産電風扇的零件。住在古泉村安置點的梁丕軍、羅月兵夫婦在此上班,梁丕軍夫婦每人每月工資2000元左右,他倆覺得非常滿意,比外出打工強多了。

  廠長崔德邦告訴記者,地質災害也牽動了在外六王人的心,把工廠搬到古泉村,雖然運輸成本增加了,但可以解決災民的就業。六王鎮黨委書記楊武説:“截至目前,六王鎮共辦有五金、電子、制藥、林産加工、機械製造等企業50多家,提供了1.3萬多個就業崗位。另外,還有很多在外開辦企業的六王人也有意向將工廠搬回鎮裏來,到時完全可以滿足災民就近就業的需求。”

  此外,災民們還積極發展特色養殖,種植果樹、養殖黃沙鱉、水魚、竹鼠等。他們及時修復水毀農田、山塘、水庫和引水渠道,恢復耕種,農民收入也大幅增加。目前,絕大部分災民的生活水平超過了災前。

  5月31日上午,記者行車在六王鎮的公路上,發現昨日的大雨仍造成公路兩側有部分塌方,但路沒有堵塞,工作人員在天亮之前已將塌方的泥沙清理乾淨。兩年來,六王鎮對於地質災害的防範預警已經很成熟了。

  楊武跟記者介紹説,六王鎮政府和18個行政村都安裝了無線電遙控廣播發射機,人口較為集中的自然片安裝有分機,506個村民小組安裝了高音喇叭設備,覆蓋全鎮所有角落,一有災情預警便可通過廣播喇叭傳到千家萬戶。另外,他們還給每一個村民發放防災避險明白卡,使村民明確撤離時的路線、地點,在3個村設立了各100平方米的臨時避險場所。同時,他們還組織專家就地質災害發生的條件、預兆、防範等有關知識進行授課,教育引導幹部群眾做好地質災害防範工作。

熱詞:

  • 養殖
  • 發展特色
  • 容縣
  • 廣播發射機
  • 災民
  • 地質災害
  • 鎮黨委書記
  • 水庫
  • 果樹
  • 山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