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勞模身陷看不起病困境 專家吁調整工傷認定範圍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5日 12: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工人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勞模張志娟陷入看不起病的困境》後續報道

  “張志娟無法認定工傷,是實踐中出現的工傷保險立法上的漏洞”

  勞動法律專家呼籲調整工傷認定範圍

  連日來,本報報道的《勞模張志娟陷入看不起病的困境》引發了公眾對哈爾濱市勞動模範、環衛工張志娟境遇的關注。其中,“不死不算工傷”的工傷保險條文更是被認為過於冷漠,公眾呼籲應進一步完善《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和十五條有關工傷認定的相關內容。

  而對此,不少關注張志娟事件的勞動法律專家、法官不約而同建議,工傷保險相關法規未來應調整工傷認定範圍,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勞動者權益。

  專家追問立法漏洞

  “環衛工人看不起病,的確讓人難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喬慶梅對張志娟的遭遇十分同情,並對其無法認定工傷而傷感。

  喬慶梅參與了“中國轉型期職業傷亡事故預防機制研究”,對國內外工傷保險立法與實例都有研究。她表示,張志娟事件“是實踐中出現的工傷保險立法上的漏洞”。

  “張志娟喪失了勞動能力,這種情況下,生活所需比死亡後所需還迫切,法律應該考慮到這一現實情況。”喬慶梅説。

  “出現這一令人痛惜的事件後,公眾關注的焦點主要是當前一些‘空立法’、有法不執行的現象。”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三庭副庭長楊素娟法官也經歷過類似案件的審理,她説,48小時工傷死亡可以理賠是在特殊情況下對勞動者的特殊保護。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黎建飛解釋,之所以出現48小時死亡算工傷的法律條文,是從法律上去保障,一旦出現工傷事故,督促用人單位去堅決搶救傷者。

  建議擴大工傷認定範圍

  我國工傷保險相關立法也曾數次修改,工傷保險的覆蓋範圍、覆蓋人群也在不斷擴大。

  最早是原勞動部1996年下發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2004年,《工傷保險條例》實施後,原《試行辦法》停止執行。《國務院關於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于2010年12月8日通過,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至今。

  喬慶梅贊同未來調整擴大工傷認定範圍,將某些特殊疾病納入工傷保險立法。她認為之所以會出現張志娟事件,主要是當前工傷保險立法對於工傷認定範圍的方式給司法判定留下的靈活空間過小,無法最大限度保護勞動者權益。

  “在德國,由於工作原因導致壓力過大引起的自殺都可被判定為工傷。”喬慶梅介紹説,德國工傷保險自1884年以來,發展了120多年,很多經驗值得借鑒。據她介紹,德國工傷保險中能否認定為工傷完全是從被保險人的角度去考慮,法律只規定傷害是不是由於工作事故所産生,至於其中的彈性完全由社會法院來酌情根據事故的具體情況來處理。

  對於未來修改工傷立法的細節,不少專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某些疾病是否列入工傷應該首先合理評估其社會風險,以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承受能力。”楊素娟法官説。

  黎建飛教授也認為,突發疾病等進入工傷保險立法最大的難點,因為“很難確定疾病與工作崗位的關聯度”。

  專家們都贊同工傷保險立法未來調整的方向,應當盡可能地考慮大多數勞動者的實際情況,最大限度保障大多數勞動者的權益。(記者 羅娟)

熱詞:

  • 工傷認定
  • 工傷保險條例
  • 工傷死亡
  • 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
  • 試行辦法
  • 勞模張志娟陷入看不起病的困境
  • 疾病
  • 勞動法律
  • 法官
  •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