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擇校家長”回歸家門口學校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5日 10: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不挑選生源、不爭搶排名的草根學校,能辦好嗎?當然能!

  2009年,上海首次參加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舉辦的PISA測試。在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中,上海學生在科學、閱讀、數學素養三大測試項目中均獲世界第一。

  “正是一大批最普通學校的整體進步托舉起上海基礎教育的基準線。”上海市教委巡視員尹後慶在日前教育部舉行的“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典型案例系列通氣會”上表示,上海高水平學生成績與其他發達國家相當,而相對低水平學生成績則遠遠高於OECD平均水平,上海學校校際差異小,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都能受到同樣高質量的教育。

  然而,一段時間以來,有相當多家長對家門口的“好學校”視而不見,因為它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名校,有著驕人的學業成績、分數排名。

  去年初,上海成立“新優質學校推進項目”,重點研究一批名不見經傳的學校如何走向優質的軌跡,以“辦好每一所家門口的學校”為目標,積極回應社會的熱點難點。“我們主張每所學校都要真正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對學生終生的可持續的發展負責,學生如果不喜歡自己的學校、不喜歡老師、不喜歡學習,那麼考試、檢測分數的意義何在呢?”上海新優質學校推進項目組組長胡興宏研究員表示。

  而新優質學校的家長們往往是從孩子每天的笑臉中、話語中感受到孩子一天天的成長、變化,也感受到學校的確真是好,超出他們的預期。

  在項目的推進中,一大批普通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提煉出“自己的”辦學理念,普陀區江寧學校提出“不一定第一,但絕對唯一”,楊浦區上理工附小提出“不一樣的生命一樣的精彩”,虹口區實驗中學則提出“把百姓的孩子高高舉起”……在這些有鮮明時代特徵和學校特點的理念引領下,學校開展的一系列圍繞課程關照學生心靈成長的辦學實踐非常精彩,在區域內獲得了一定的聲譽。

  “假如我們的校長和老師還在千方百計地爭搶生源以體現學校的教育水平,那麼在一批新優質學校老師面前都將黯然失色。這些學校老師的所為是最接近教育本質、最接近育人本原的,因為他們知道教育面對著的孩子是自己的責任,能夠把這些孩子培養好,讓他們接近和融入城市文明,就是學校對社會的貢獻。”尹後慶動情地説。(本報記者 靳曉燕)

  (來源:光明日報)

熱詞:

  • 家長
  •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 教育本質
  • 擇校
  • 學校老師
  • 辦學實踐
  • 辦學理念
  • 上海市教委
  • 生源
  • 學生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