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丁琪:機場“丐幫”氾濫不僅為疥癩之患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5日 08: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們對弱勢群體有著與生俱來的同情心和幫扶心理,如果這種以善為出發點的好意被利用,戲弄的不僅僅是伸出援手的施救者,更是這個社會的公眾良知。這是一種對人性的辱沒。

  《南方日報》近日刊文稱,白雲機場的職業乞討現象已“蔚然成風”,躋身職業乞丐者,更是以國際乞丐、提供乞討一條龍服務的專門機構以及殘疾人乞討團夥為能事,手段、手法無所不用其極。這些職業乞討人中,既有家人開車送其“上下班”者,還有裝瞎扮殘者。常年行乞的實踐使得他們擁有豐富的“反行乞”經驗,時時與本地救助站工作人員上演捉迷藏的“遊戲”。

  自古以來,我們的傳統美德對嗟來之食的定義是為不齒和登不得臺面。這樣一種讓人羞于啟齒、見不得人的行為,時至今日何以變得登堂入室且理直氣壯?與當下社會的價值觀取向和現代人對事物的認知標準互為因果。君不見一名乞討少年對前來救助的工作人員不僅毫不理會,並拒絕其救助,還振振有詞地“不偷不搶,有吃有喝,準備在這裡過一輩子生活”時,什麼自食其力、什麼為社會創造財富,神馬都成了浮雲。默許無知與無視錯誤的存在一樣,意味著道德的倒退。不偷不搶即為人,何嘗不是人性的倒退?

  有人説一個社會存在著乞丐,從一個角度説明這個社會對弱勢群體的社會福利和社會救濟還存在問題。這種説辭在理論上是成立的。畢竟,在城市化水平較高的西方社會,他們的生活中極少見沿街乞討者,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政府設置的社會保障體系以及民間慈善機構。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這類似于“高薪養廉”的初衷。而對於我們這個發展中國家而言,三分之二的人口在農村,這部分人社會化程度低,生活保障水平差,對於這部分人群來説,當他們為追求城市的優越生活而涌入城市成為“盲流”,政府還沒有力量為他們提供較有保障的社會福利。於是乎,無一技之長、不能自食其力的乞丐大軍便愈發浩蕩。最初為了食果腹、衣蔽體而不得已為之,在時間的消磨中,做人的尊嚴較之溫飽,變得越來越奢侈、越來越遙遠。來錢快、無風險的職業乞丐,在行乞行為逐漸具備慣性特徵的催生下,實現了對人性劣根的最大化激發。由此,職業乞討人便沉溺于“下班”後衣冠楚楚、歌舞昇平,“上班”了衣衫襤褸、佯扮可憐的雙面生活的虛假“成就”裏而愈發不能自拔。

  職業乞丐從表面上看是一種影響市容市貌的社會問題,其實更難脫關係國計民生重大問題的本質。此等問題滋生於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的白雲機場,對中國社會形象的玷污、對發展的貽誤毋庸多言。我國在社會化水平亟待提升的現階段,面對此類問題的解決尚需時日。但是,過程漫長和事態複雜並不意味著可以對問題避而不談和放任自流,有時候,採取一些“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階段性措施以發揮藥到病除的功效,也未嘗不可。如今,社會救助人員呼籲政府可以參照地鐵、火車站禁討制度,立法在機場航站樓禁討,是為治理職業乞討人大行其道的階段性舉措。

  職業乞丐的滋生源於社會保障體系的缺失。在將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作為帶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保證此問題上,我們還任重而道遠。

  稿源:荊楚網

  (來源:荊楚網)

熱詞:

  • 丐幫
  • 職業乞丐
  • 機場航站樓
  • 社會保障體系
  • 盲流
  • 南方日報
  • 遊戲
  • 成就
  • 白雲機場
  • 行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