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基金業生態正在改善 適當調整目前固定的管理費率制度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4日 08: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種種跡象表明,國內基金業的生態環境正在改善。

  日前,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保監會就保險資金運用、加強監管合作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會商,將在鼓勵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入市方面給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未來將允許保險資金以專戶或定向資管形式委託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管理。這意味著險資委託管理政策有望突破,基金的長期資金活水將滾滾而來。從資金層面看,社保基金等長期資金入市步伐加快,養老金、公募基金及保險公司──穩定股市的鐵三角在A股市場初見端倪。

  如果從更宏觀的角度觀察不難發現,基金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變化,制度紅利正從量變向質變過渡。從市場環境看,管理部門力推的發行退市分紅制度等系統改革、對內幕交易的零容忍等市場“土壤修復”效果已開始顯現;從法律層面看,基金法修改草案近期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其中有關公募基金的組織形式將有突破──引入理事會型和無限責任型兩種形式,基金公司公司治理和對持有人的保護在法律制度層面將有質的飛躍;從激勵機制看,基金業績與管理費浮動挂鉤、種子基金等舉措,有望給基金業注入活力;從産品創新層面看,短期理財産品、滬深300ETF等新的産品創新叫座叫好,跨境ETF等諸多創新枕戈待旦,等等。

  上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美國基金大發展之前曾經歷生態環境的培育期。在此期間市場發生了三項重要變化:一是證券和投資法規的完善,《證券法》、《證券交易法》、《投資公司法》和《投資顧問法》為基金業的發展奠定了法制環境基礎;二是機構逐漸形成對個人投資者的替代,為基金業的發展奠定了市場基礎;三是隨著資本市場法規的完善和投資人結構的改善,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融資不斷做大,股權不斷被稀釋──大股東的消失為機構投資人的作用發揮奠定了公司基礎。法律基礎、市場基礎和公司基礎的完備,為基金業突圍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當下,中國與美國當時情況有諸多類似。美國經驗告訴我們,中國銀行(601988)理財市場是基金業的藍海,普通投資者對低風險産品需求巨大,債基、貨基等穩健收益産品是基金行業的主力軍。這兩年市場的發展已經在印證這一趨勢,股基發行持續低迷,而債基、分級債基、分級指基、保本基金、短期理財産品、貨基大受投資者追捧,甚至出現了一個被客戶認同的産品發行能改寫基金公司規模排名的現象。

  當然,這個生態環境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要加大保險公司、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就應解決基金管理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問題。同時,增加基金管理人有效經營、合理投資的壓力。此外,適當調整目前固定的管理費率制度,讓業績報酬成為基金管理人管理費的基本來源。

熱詞:

  • 理財産品
  • 管理費率
  • 理財市場
  • 投資人結構
  • 資金入市
  • 基金業績
  • 基金行業
  • 公募基金
  • 保本基金
  • 保險資金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