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美國官員説,奧巴馬上任後,加速推進小布什時期的一項計劃,用網絡病毒攻擊伊朗納坦茲核設施。網絡武器
《紐約時報》援引作家戴維桑格的紀實新書報道,小布什啟動代號“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網絡攻擊計劃,於2006年啟用Stuxnet病毒。
Stuxnet病毒在以色列情報部門協助下完成設計。Stuxnet要進入納坦茲核設施,必須由內部人員用USB驅動器接入。一名病毒設計者透露:“總有笨蛋不防範手裏的U盤。”
英國《每日電訊報》同樣援引桑格的新書內容報道,Stuxnet接入核設施網絡後,進入由德國西門子公司設計的控制系統,獲得控制系統數據,讓離心機高速運轉,最終導致1000台至5000台離心機癱瘓。
失控現形
網絡安全專家2010年發現Stuxnet,認定它是世界上首個專門針對工業控制系統編寫的惡意病毒。
專家認為,“程序錯誤”導致Stuxnet擴散。美方指責,以色列對病毒外泄負有責任。後者修改病毒時犯錯,導致Stuxnet逃出納坦茲網絡,複製到互聯網上。
《紐約時報》報道,Stuxnet引發世界關注的數日內,奧巴馬曾向國家安全顧問詢問網絡病毒的危害,是否應當停止“奧林匹克運動會”計劃。然而,會議的最終決定非但不是停止攻擊,反而要求進一步加強網絡打擊。後來,納坦茲的多臺離心機又遭遇兩次打擊而癱瘓。
炮製“火焰”
桑格在新書中援引多名匿名人士的話證實美國政府與Stuxnet的關係,這讓不少分析師懷疑,近期出現的“火焰”病毒可能也為美以炮製。
根據俄羅斯信息安全企業卡巴斯基實驗室的數據,“火焰”攻擊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以伊朗居多。同Stuxnet相比,“火焰”代碼量大,是Stuxnet的20倍。更罕見的是,“火焰”可通過藍牙信號傳遞指令。
“火焰”被認為與Stuxnet同宗,但用於竊取信息,而非網絡“打擊”。以色列政府上月底否認與“火焰”攻擊有關。
陳立希(新華社供本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