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社專電伊朗軍方一名高級官員5月30日説,伊方已經遏制“火焰”計算機病毒,成功恢復遭損毀的數據。
軍方分管反顛覆活動的官員吳拉姆 禮薩 賈拉裏當天告訴伊朗國家電臺,伊朗石油部門計算機系統遭“火焰”侵入。
“這種病毒侵入一些領域,包括石油部門。幸運的是,病毒被發現並得到有效遏制。”石油出口貢獻伊朗財政收入的80%,對經濟起至關重要作用。
賈拉裏補充道,其他政府部門的計算機系統沒有遭到“火焰”入侵。伊朗國家計算機緊急情況應對小組推斷,“火焰”入侵是一次間諜破壞行動。
據專家稱,這種新型病毒最重要的應用是它的間諜功能。感染該病毒的電腦將自動分析使用者的上網規律,記錄用戶密碼,自動截屏並保存一些文件和通訊信息,甚至可以暗中打開麥克風進行秘密錄音等,然後再將竊取到的這些資料發送給遠程操控該病毒的服務器。
“火焰”之所以擁有如此強大的間諜功能,是因為它的程序構造十分複雜,“火焰”所包含的代碼數量相當於之前發現的Stuxnet蠕蟲病毒或“毒區”病毒的20倍,此前從未有病毒能達到這種水平。它可以通過USB存儲器以及互聯網進行複製和傳播,並能接受來自世界各地多個服務器的指令。一旦完成蒐集數據任務,這些病毒還可自行毀滅,不留蹤跡。
一些計算機專家推測,“火焰”與先前攻擊伊朗核設施計算機系統的Stuxnet蠕蟲病毒由以色列和美國情報部門研發。
俄羅斯電腦病毒防控機構卡巴斯基實驗室5月28日發佈報告,確認“火焰”入侵伊朗等多個中東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