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想盡孝不容易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3日 15: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天下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衛敏麗

  “想説盡孝不容易。”這是張莎等“北漂族”共同的困惑和糾結。“工作壓力大,不能常請假回家看望。買不起大房子,沒有能力把父母接來北京住。”張莎和弟弟都在北京打工,留守山西翼城縣農村老家的父母便成了“空巢老人”。在我國廣大城鄉,由於受代際關係影響、子女在外上學工作等原因,“空巢老人”的現象非常普遍。

  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農村留守老人約4000萬,佔農村老年人口的37%,家庭照料功能弱化,老年人照料問題日益突出。

  專家認為,國家應適時出臺政策,鼓勵家庭成員履行贍養老人義務。如制定房産購買優惠政策,鼓勵子女與老人同住或者就近居住,強化家庭照料功能;探索採用帶薪休假等方式,為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員照顧老年人創造便利條件等。

  由於受傳統思想、老年人“戀家”情結等因素影響,依託社區,居家養老,是我國絕大多數老年人選擇的養老方式。只是由於地區間發展不平衡,在很多地方,社區養老服務仍是空白或剛剛起步。

  養老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杜鵬表示,發展社區養老服務,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應通過大力建設綜合服務中心,把養老服務延伸到社區。

  在農村,可依託各鄉鎮敬老院等機構,在保障服務五保老人、“三無”老人的基礎上,面向全體農村老年人,開展延伸性服務、有償服務、上門服務等,也可以借鑒“幸福大院”“互助幸福院”等模式,倡導鄰里互助、老年人之間相互幫助等。

  同時,可探索採取“時間銀行”等措施(即人們將參與為老服務的時間存入“時間銀行”,當自己需要服務時可以從中支取“被服務時間”),鼓勵人們特別是低齡健康老人為高齡老人提供服務。

  這段時間,家住北京東城區新景家園社區的周先生正為母親尋找養老院的事鬧心。“母親癱瘓在床一年多了,保姆換了好幾個都不太滿意。想送她到條件好點的養老院去,這樣我們上班了也放心點。”周先生説。

  但找了幾圈下來,他非常失望:“公辦養老院條件、價格都好,就是沒有床位,一些民辦養老院倒是有床位,要不就是價錢太高,要不就是環境條件差。”

  中國老齡科研中心副主任黨俊武認為,政府部門應加大落實優惠政策的力度,真正為民辦養老機構發展助力。同時,對於高齡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特殊人群,民政、衛生、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亟須通力合作,加以重點保障,並通過強化職業培訓等途徑,逐步提升養老服務專業化水平。

熱詞:

  • 空巢老人
  • 時間銀行
  • 盡孝
  • 三無
  • 北漂族
  • 社區養老服務
  • 床位
  • 高齡老人
  • 留守老人
  • 養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