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上海師大謝晉影視學院將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産融入教學科研——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1日 21: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施行一週年。上海師範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的大學生們正在加緊排練,準備在2日晚上為市民獻上一台從老一輩非遺傳人那裏學來的精美民俗表演節目。網上招募傳人

  為配合“非遺法”實施一週年的宣傳活動,一個高水準的“從民俗表演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在上師大舉行。正在籌備會議的謝晉影視學院院長趙炳翔頗為憂心地説,據調查,上海有1000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産,目前絕大多數都面臨無人傳承的困境。比如,崇明縣的扁擔戲被第一批列入了上海非遺名錄,當地兩位年過半百的傳人本想再往下傳,但孩子們寧願開出租車也不肯學。本市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非遺項目——上海港碼頭號子。“記錄著當年上海碼頭萬商雲集、繁忙壯觀場面的勞動號子,現在也後繼乏人。只有一群花甲和古稀老人在小範圍聚會時才能找到演唱知音,老人們只得到網上發帖招募願意學唱的後人。”趙炳翔説。

  收藏根植於心

  雖然有了國家法律的“硬保護”,但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的難度或許要大很多。松江區日前對一萬多名青少年進行問卷調查,內容涉及中國文化遺産日是哪天、文化遺産包括哪些、上海有幾項非物質文化遺産被列入了聯合國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新花籃馬燈舞原名是什麼、葉榭軟糕始於哪一年等,能答出的學生少之又少。方塔園製作了一塊“慶祝松江建縣1260年”的展板,不料來看的個別家長竟當著孩子的面責問園方:“解放才多少年啊,怎麼會有1260年的歷史呢?”

  上海戲曲學會副會長、謝晉影視學院副院長翁敏華説:“非物質文化遺産是無形的、流動的,它的傳承載體只能是人。另一個與物質文化遺産不同的是,非遺的傳承,不是收藏在某個館裏就可以了,它必鬚根植於人們的頭腦裏、印記在心田裏,必須靠口口相傳才能得以世代保存。”

  學生集體傳承

  翁敏華表示,大學應當承擔起搶救和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歷史使命,並把這項任務融入日常教學和科研之中。於是,謝晉影視學院想到了組織在校90後大學生大面積“集體傳承”。老師們把大學生帶到浦東三林古鎮,感受舞龍藝術的奇幻魅力,還把會吟唱碼頭號子的老工人請進校園當指導。不到一年時間,如今在上師大校園,已有越來越多大學生會靈巧地製作三林刺繡、會用本地方言演唱鑼鼓書、會模倣各色的弄堂叫賣……“如果能從中發現若干個特別有興趣的年輕人,便可以將他們重點培養成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的傳承人了。”翁敏華説。

  本報記者王蔚

熱詞: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謝晉
  • 影視學院
  • 上海師範大學
  • 上海師大
  • 教學科研
  • 文化遺産日
  • 影視藝術學院
  • 葉榭
  • 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