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教育】高考歷史題中關鍵詞的辨析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9日 04: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甘肅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又是一年高考來臨,面對眾多的復習資料,如何解題令人頭疼。但是我們掌握了一些關鍵詞,在審題時就有了明確的方向,便利於成績的提高。審題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包括閱讀、理解、分析、綜合等多種能力,也包括嚴肅認真耐心細緻的態度等非智力因素。因此,提高審題能力不僅是考試的需要,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經常會見到學生對關鍵詞的掌握不準而失分的現象。比如,2011年江蘇卷23題第(1)題英國工業革命爆發的背景,它包括原因和條件,但學生只回答了原因。要知道背景是指某一歷史事件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包括原因和條件。而原因和條件的含義基本相同,但原因側重於必要性,而條件側重於可能性。再比如,對意義、影響和作用的理解。一般來講,性質、特點、作用、影響、後果、評價、經驗、教訓等都屬於意義範疇。但影響是指對一事物或人産生的作用,指事件産生之後的結果、作用等。而作用與影響基本相同,多從正反兩個方面去考慮。學生在解題時把意義和影響混為一談,不能準確的將歷史意義表達出來,多寫成了影響,導致失分較多。

  再如,實質與性質的區別。許多學生對這兩個概念模糊,不能準確區分。實質是指事物的本質屬性,是通過現象表現出來,它側重於根本目的。而性質是指一種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屬性,即拋開事物的表面現象看其特徵。比如,俄國1861年改革的性質是地主階級實行的資産階級改革。而實質是農奴主對農民的一次厚顏無恥的掠奪。

  俗話説:“教是為了不教。”面對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教師不能簡簡單單傳授給學生教材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傳授給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傳授學習方法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既有對教材知識把握的方法,也有審題、解題的方法。

  此外,審題不清、答題不規範、表述不清楚往往也是學生很重要的丟分原因。在審題、解題能力方面,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解題方法給予貫徹。如在試卷的評講中,尤其是材料題,引導學生迅速、準確地把握材料內容、材料信息,並結合教材的相關內容進行把握,還必須對設問的問題著手分析,以審清題意。在思路的整理和文字表述能力以及答案組織、規範等方面也必須加強指導,作答時要盡可能使用學科的專業術語。通過這樣有效的指導,力爭將非智力因素的失分降到最低程度。

  審題是解題的關鍵,而解題的落點是書寫的規範性、表達的完整性,這是提高高考成績的另一種有效途徑。高考主觀題分值的增加,説明對思維的科學性、解題的規範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總之,高三歷史復習要依據對高考歷史試題的分析,結合學生實際等情況,採用科學、合理、靈活、高效的教學和復習方法。而在解題時找準關鍵詞,把握解題方向,可以有效提高準確性。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挖掘潛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使考生在文綜歷史考試中有良好的表現,取得理想的成績。

  作者:臨夏回民中學 王佔龍

熱詞:

  • 高考歷史
  • 審題
  • 俄國1861年改革
  • 高考成績
  • 題意
  • 解題能力
  • 教師
  • 解題方法
  • 復習方法
  • 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