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三地環保人士聚首羊城縱論垃圾出路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6日 15: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羊城晚報訊記者梁懌韜報道:廣州近日持續的垃圾處理討論,引起了兩岸環保人士關注。24日,廣州關注垃圾處理的市民在海珠區朗逸酒店召開了“廣州公眾垃圾研討會”,會上邀請了來自北京蕪湖和台灣的環保人士分享各地處理垃圾經驗。在研討會中,來自三地的環保人士一致認為需加強垃圾的前端處理達到減量目的。

  廣州近期通過的垃圾處理方案,較多資源集中類似焚燒的後端處理,這一現象引起環保人士關注。

  “是不是能夠把更多任務放在前端?這樣後端處理壓力就小了?”來自北京NGO組織自然之友的張伯駒對於廣州計劃採用垃圾焚燒實現減量化表達擔憂,張伯駒認為,若不重視前端處理,如垃圾産生後的先行分類分揀,産品在製作過程中便想到如何回收,當垃圾到了後端需要處理時便會造成很大的壓力,只能籠統地採取焚燒或填埋。來自蕪湖生態中心的田倩則列舉了全國各地垃圾處理設施狀況,指出全國不少城市都熱衷於垃圾焚燒場建設上,僅有北京、廣州、上海、南京、成都等城市在進行垃圾分類試點,和大量投資都集中在後端如焚燒廠等設施上相比,對於前端垃圾分類的投資則明顯不如後端,田倩認為我國已進入“垃圾焚燒廠大躍進時期”。來自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理事陳建志則表示垃圾焚燒廠投資巨大,而前端分類的投資卻相對較少。

  “台灣在1970年代快速工業化,城市人口開始增多,也導致了垃圾雜質含量的增多,這一點和現在的廣州非常相像。”陳建志介紹,為此當局也是採取了建設垃圾焚燒廠的方式期望達到減量化的目的。不過這一計劃卻遭到了民眾反對,引發各地“垃圾大戰”。“但有效的垃圾分類政策,讓垃圾獲得了減量化。”陳建志表示,台北在2000年啟動垃圾隨袋徵收政策,規定居民若要拋棄垃圾需按照0.45新台幣每升的容量購買相應的垃圾袋,利用價格杠桿控制市民的垃圾投放量。同時,大力鼓勵市民參與垃圾分類,如推進分類設施的建設,給市民提供分類垃圾投放的場所,在垃圾處理上著重解決廚余垃圾的出路問題,如統一徵收廚余垃圾。在執法上也採取嚴格執法的態勢,市民前往社區清潔隊投放垃圾時,會有工作人員查看分類垃圾投放是否正確,如果差別太大會被要求重新分;對於公眾場所的分類垃圾筒,則時刻有攝像頭攝錄,不按規定投放有機會會被罰最高6000新台幣等。這些措施的有效執行,讓台北地區的垃圾産量大減。陳建志稱,從2003年當局開始重新檢討垃圾焚燒廠興建計劃後,全台灣有12座垃圾焚燒廠因垃圾量減少停建或停止運營。

  陳建志表示,他關注廣州是否也有走彎路的可能。

  “要把所有信息公開化,市民才有動力去化解危機。”持續關注廣州垃圾處理政策的網友巴索風雲認為,政府應該坦誠向市民公佈各種風險的可能性,除了垃圾圍城危機也包括焚燒廠危機,這樣才有利市民真正有動力參與垃圾處理工作。

  梁懌韜

熱詞:

  • 環保人士
  • 垃圾焚燒廠
  • 垃圾分類
  • 朗逸
  • 垃圾焚燒場
  • 垃圾處理
  • 後端處理
  • 減量化
  • 前端處理
  • 廚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