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永新培育"一村一品"農村文化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6日 09: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井岡山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走進被譽為永新“書法第一村”的在中鄉斜陂村,在村書法展廳裏,農民“書法家”們時常現場揮毫潑墨,練書法、賽書法蔚然成風;夜幕降臨時分,在禾川鎮北門村、煙閣鄉煙閣村等地的社區廣場上,人們和著曲子翩翩起舞;每逢週末,在茶館文化村──文竹鎮團結村,一撥撥城區居民紛至沓來,泡在茶館,一邊品茶,一邊欣賞三角班地方戲表演,甚是愜意……這是該縣近年來傾力培育“一村一品”農村文化的一組生動剪影。

  構築強有力、覆蓋面廣的陣地是培育“一村一品”農村文化的重要前提。永新宣傳、文化等部門精心選擇了一批有基礎、群眾參與熱情高的村落,成立了書法、美術、秧歌、龍燈、健身、象棋、詩詞、鼓樂、二胡等近100個農民文藝協會,會員達3500多人;在此基礎上,有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下鄉指導,力促農民協會會員的水平提升。今年年初,縣裏還下發了《關於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通知》,明確要求:各鄉鎮要在充分調研和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規劃建設好新農村建設村點“五個一”文化陣地,即建設一個文化健身廣場,打造一個文化宣傳欄,創建一個文化活動室,培育一支農村文化隊伍,創辦一個文化廣播室。

  為組建積極性高、有一定業務素質、影響力較強的隊伍,近年來,永新縣多次選派文化專業人才深入鄉村,積極開展送書、送科技、送優秀文藝節目、送電影下鄉活動,開展科技文化培訓活動,引導和幫助群眾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有計劃、分步驟地培養一支農民文化隊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文藝表演方面,縣劇團專業人員悉心指導節目編排,培訓農民演員,各鄉鎮在經費保障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加快組建農民自己的文化隊伍,讓農民當主角,“自己編,自己辦,自己演”;縣裏還定期舉辦全縣農村文藝調演,在縣城搭建演唱舞臺,為農民演員提供亮相的空間和舞臺。目前,全縣涌現出“稻花香”、“農家美”、“紅土情”、“好日子”等40多個農民劇團,培訓農民演員800多人。在農民劇團的帶動下,農村群眾在茶余飯後、農閒期間讀書看報、跳舞唱歌、寫字作畫、打球健身已成熱潮。

  永新各鄉鎮、各村點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和歷史文化傳統,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特色,努力形成“一村一品”格局。目前,全縣涌現出樟枧千年文化村、三門前劉沆文化村、文竹團結茶館文化村、龍源口黃淇斗笠村等30多個特色文化村莊。該縣還注重打好“紅色文化”牌,將涵蓋“三灣改編”、“龍源口大捷”、“將軍大縣”等紅色文化元素融入到三灣、龍源口等地的新農村文化建設中,打造一批村級紅色文化宣傳長廊,組建紅歌舞隊,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積極弘揚永新書法文化,立足“全國書法之鄉”的資源優勢,組織安排縣書法協會會員深入鄉村指導組建書法分會,並以開展講座、展覽等活動,指導當地群眾尤其是青少年學生學習書法,提升農村書法文化品位;打好“非遺文化”牌,充分挖掘各村點的非遺文化,既注重對村莊內文化古跡進行修繕、保護,又傳承和發揚各種民間民俗文化,如盾牌舞、永新小鼓、和子四珍、紅軍斗笠、制鼓、梨坯加工、龍燈、獅燈、三角班等。(彭海濤、肖元友、彭超)

  來源:井岡山報

熱詞:

  • 文化建設
  • 文化陣地
  • 文化活動室
  • 文化古跡
  • 農村群眾
  • 文化村
  • 龍源口
  • 文化特色
  • 培訓農民
  • 一村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