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美麗鄉村”新變化(走基層 一線見聞)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3日 09: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順盤山公路,由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縣城向東,迎頭扎進綠波奔涌的群山。行至山腰,車上有人説:“羅帥村到了。”循聲望去,見綠色的“畫布”上點出幾塊鵝黃。走近方看清,群山環抱著一個黃墻藍瓦的別墅村。村道不寬,但錯落有致,乾乾淨淨。家家兩層小洋樓,門口挂著紅燈籠,隨風擺動,向人致意。

  “開發商有眼力,把房子蓋到這麼個好地方。”“這不是商品房,是黎族老鄉的家!”隨行的人糾正。我心頭一震,驚異中有些疑惑。

  “這是我的家,走,進去看看。”羅帥村黨支部書記王海文説。

  客廳裏幾個沙發擺成半圓形,對面一台液晶大彩電,伴著兩個一米多高的音箱。“一層是一室一廳帶廚衛,二層是3間客房,專供遊客住宿。”王海文一邊招呼,一邊介紹,“一個房間一天100元,今年春節,天天爆滿。”

  王海文説,他和父母、弟弟原來共用四間瓦房。每年颱風一來,他們就忙著修東頭補西頭。2010年,白沙縣委、縣政府實施“美麗鄉村”計劃,通過“農民+企業+政府”的模式,引導農民集中建設彰顯黎苗風格的民族文化傳承村。當時,他和弟弟分別上報了一套別墅。

  “我家140平方米的房子,總共要花十幾萬元。政府提供了2萬元建築材料,天涯驛站旅遊公司拿出5萬元,個人出資八九萬元,房款就湊夠了。”王海文説,有的農民一時拿不出這麼多錢,就由公司墊付,或以林權證作抵押貸款。一年後,全村52戶全部告別低矮的危房,住進寬敞明亮的新房。

  村長王公存説,村口正在建設星級賓館。村東設一個酒坊、一條品酒長廊,製作、品鑒當地特色米酒。村北溪流邊,新建的“人民公社食堂”專為遊客提供飯菜。距村子不遠還有一個跑馬場。二十幾匹上等好馬在馬廄裏搖頭擺尾。

  “農民將整村改造後剩餘的宅基地和部分土地入股,統一發包給企業經營,自己依據股份分享收益。景區還給村民提供了二十幾個崗位,每人月工資1700元。加上種橡膠、出租土地、接待遊客的收入,黎族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王公存説。

  來到邦溪鎮付俄村,粉紅色的小別墅已經建成。村民張瑞青家門頭上,新刻的黎族“大力神”圖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是一套128平方米的二層樓。樓上有陽臺,樓後有院子,既經濟又實用。”張瑞青説。

  邦溪建設美麗鄉村,採用的是“政府+農戶+金融機構”模式:每戶蓋房所需13萬元,由農民以橡膠林林權證作抵押,政府貼息,從農信社貸款。此外,政府每家再補貼2萬元。邦溪鎮黨委副書記李之雄説,“目前,施工人員正忙著鋪路,建文化室、沼氣池等公共設施。這方面的花銷超過600萬元,全部由政府掏錢。”

  白沙縣縣委書記嚴正介紹,除了羅帥村、付俄村兩種運作模式,白沙縣還利用挂鉤省屬單位每年提供的幫建資金建設美麗鄉村;在城中村、城邊村實行農轉非,提高城區人口、住宅、商服承載能力,拓展城區發展空間。“在建設過程中,我們尊重自然生態、尊重百姓意願,集中投入1億元資金,計劃用5年時間,分批整村改造全縣230個村,佔全縣自然村總數的53.8%。這將從根本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鄉村旅遊業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為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添磚加瓦。”

  作者:馬躍峰

熱詞:

  • 白沙黎族自治縣
  • 鄉村
  • 王海文
  • 白沙縣
  • 持續增收
  • 畫布
  • 大力神
  • 基層
  • 群山
  • 邦溪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