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讓青春多一份責任和奉獻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6日 1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海網-海南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鸚哥嶺4月14日電(記者范南虹)“鸚哥嶺27名大學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們讓我在今後畢業的就業選擇上,肯定會有一些改變,讓我們的青春試著多承擔一些責任,多一些付出和奉獻。”海南大學大三學子劉傲東在“鸚哥嶺當代大學生的理想與人生”對話中的一番話,深深道出了鸚哥嶺27名大學生帶給他們的感動和啟迪。

  今天上午,在省委宣傳部、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林業局、國際旅遊島先行試驗區、白沙黎族自治縣委縣政府的共同組織下,山內山外的大學生們,在白沙南開鄉道銀村這個僅有11戶人家的村莊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現場對話“鸚哥嶺當代大學生的理想與人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今天早晨7時半,從白沙縣城出發,坐一個半小時汽車,再走兩個半小時山路。爬山、趟水,剛開始還有説有笑的隊伍,到最後只聽到上氣不接下氣的喘息。儘管這樣,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海南醫學院一批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還有國際旅遊島先行試驗區一批參加工作不久的大學生,還是咬牙堅持到了終點道銀村,鸚哥嶺自然保護區最中心的一個村莊。

  青山環繞,綠水旁流,美麗的道銀村是嘉道理中國保育和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合作共建的第一個社區,27名大學生在這裡建立環保旱廁,改善村莊衛生狀況;設立禁漁區,恢復社區生態資源;建造軟床豬圈,幫助村民發展生産……管理站的4名大學生代表現身説法,介紹他們在鸚哥嶺工作的酸甜苦辣、付出與收穫;介紹他們在艱苦環境下,逐漸打磨出的青春價值觀,他們在這裡團結奮進,執著追求事業,默默無私奉獻,把付出當作快樂,把吃苦當作享受,只要鸚哥嶺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他們的青春就是充實的,就是有收穫的。

  (下轉A2版)

  (上接A1版)

  “來鸚哥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道銀村來改造衛生狀況。”副站長劉磊介紹,那段時間,每個月至少有十五天在山裏,和村民一起,商量著怎麼讓村莊變得更乾淨更衛生。“和村民相處久了,他們的樸實、熱情感動了我,讓我覺得有一份責任,鸚哥嶺周邊的村民為全省人民保護好了環境,他們不應該再繼續受窮。”劉磊説,他還要繼續留在這裡,守護這片綠水青山,同時要和大家一起,幫助村民富起來。

  聽完鸚哥嶺大學生代表的發言,山外的大學生們感動了,他們也紛紛搶著述説一路來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

  海南師範大學孫宇琦同學説,27位學長學姐將青春和汗水揮酒在鸚哥嶺,他們與高山為伴、與綠水為伍,不畏艱苦、淡泊名利,是因為他們有崇高的信仰,有正確的人生追求。孫宇琦學的專業與生態環境保護有關,她在實習時已經體會到了從事這一職業的辛苦,為了調查樹蛙,她在吊羅山冰涼的河水中,一站就是幾個小時。“吃一天苦容易,但堅持幾年,就是一種美好的情操。”孫宇琦表示,大學畢業後,她也會選擇到基層去,到最需要她的地方去,要在有限的青春裏為祖國貢獻力量。

熱詞:

  • 鸚哥嶺
  • 海南師範大學
  • 青春
  • 銀村
  • 綠水
  • 國際旅遊
  • 自然保護區
  • 當代大學生
  • 同學説
  • 省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