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吳 江:豈能讓“災後援建學校”再度“遭災”?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2日 10: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作者:吳江

  5月18日,香港發展局支援四川重建小組組長麥齊光證實,由香府撥款和教育界募捐共400萬元港幣,重建在四川綿陽的一所中學,遭到地方當局拆毀。以便騰出地方建造一個豪華式商住綜合工程。目前,香港政府正考慮向四川當地追索有關撥款。(齊魯網相關新聞:綿陽回應拆香港援建中學建豪宅:正在異址遷建)

  “學校被拆,改建豪宅”,這事兒本就足夠雷人,尤其是當被拆的學校竟然還是災後援建的學校時,為了商業利益,居然將“愛心”連根拔起,更是犯了大忌。也無怪乎,作為援建方的香港感覺“很受傷”,甚至連“獻出去的愛心,潑出去的水”這一原則也顧不上,急著要向四川方面追索善款了。

  誠然,援建學校被拆,作為援建方的心情,自然可想而知。不過,既然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地震災後援建的學校,是不是就一定只能維持原地不動,的確也不能過於絕對。事實上,災後重建儘管理應有更審慎的規劃,並對重建工程及其投入有長遠的考量,但是,面對災後百廢待興的情形,援建工程是不是真的能有等待完美規劃的耐心,災後重建規劃存在一些不足與缺陷,其實也不難理解。尤其是對於校捨得重建而言,既然學生不會因為校捨得缺失便停止成長,校捨得重建恐怕更是要快字當頭,而在這一過程中,校舍重建的選址與規劃,自然也就難免會與長遠的規劃和發展産生衝突。

  事實上,援建的這所中學本就面積狹小,甚至辦學設施也直接依賴周邊兄弟學校的輔助設施,具體在水、電、氣、運動場、圖書室、浴室等設施上則與綿陽師範學校公用。而隨著舊城改造,以及綿陽師範學校的搬遷,援建中學的確已失去了一直依賴的周邊生態。從這個角度來看,拆校的確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更何況,人家其實並非簡單的拆校了之,當地政府決定在綿陽市教育園區內徵地65.5畝(相當於原校面積的15倍多),更斥資七千萬元人民幣,設計建設全新的綿陽紫荊民族中學,學校建成後,招生容量大幅增加,學校設施及環境大大改善。不僅如此,學校建成後作為港方援建的災後重建項目性質不變,校名也不變。這樣看來,人家明明幹的是增加投入,為援建學校升級的好事兒,居然還遭來不滿和抱怨,的確有些冤枉。

  不過,當初援建時存在規劃設計的不足,或許可以理解。既然誰也不可能長後眼,對於所依託的教育資源和設施先行搬遷,當然也很難料事如神。然而,明明是災後援建的教學區,為何會成為舊城改造的對象?不僅如此,“舊城改造”並非對於原功能區的拓展,相反,原本的教學區域,將被萬達廣場這樣的商業地産項目完全取而代之。這究竟是在“舊城改造”,還是在“騰籠換鳥”,又抑或是商業利益、賣地收益對基礎教育乃至基本民生的擠兌?恐怕更需要被打上個問號。

  不僅如此,儘管當地號稱將斥資七千萬元人民幣建設相當於原原校面積的15倍多的新校,但明明承諾還只是空頭支票,新校尚未建好,原校卻已經關門,周圍已經豎起木板和標誌,對於在校學生而言,不得不因“學校被拆,改建豪宅”而再次顛沛流離,無疑是“舊傷未愈,再受新傷”,而所謂的學校規劃升級,恐怕無異於又一次遭災。

  (來源:齊魯網)

熱詞:

  • 舊城改造
  • 商業地産項目
  • 校舍
  • 愛心
  • 中學
  • 萬達廣場
  • 師範學校
  • 豪宅
  • 招生
  • 教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