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京華時報:長城保護不只需要新聞關注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1日 09: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永不倒”的長城需要常態關注與呵護,我們不能在羅老這樣的長城衛士離去的時候才想起長城,不能在某段長城遭到破壞的時候才想起長城。

  近來的兩則新聞,讓“長城”這一文化符號再次走入公眾的現實視野:著名古建專家、“長城保護第一人”羅哲文先生在京逝世,陜西榆林一段明長城毀於違章建築。

  羅老的長城保護之功供世人銘記,榆林長城被毀讓我們憂慮。兩個新聞蘊含著同樣的思考:在現代文明的強勁衝擊之下,像長城這樣歷經千年風雨的古建築如何繼續保存下去,免於成為“消逝的風景”,還要在新的文明土壤上煥發生命力?

  儘管有羅老等文物專家、有識之士奔走呼號,儘管2006年國務院出臺了《長城保護條例》,使長城保護有了法制基礎,儘管時有耳聞的破壞事件不斷喚起人們對長城保護的關注,但長城保護的現狀依然不容樂觀,長城被破壞和消失的速度比我們想象的要快。看看中國長城學會2006年前後的調查數據,明長城有較好墻體的部分已不到20%,有明顯可見遺址的部分已不到30%。在河北,僅就長城墻體保護狀況來説,80%以上為“較差”“差”甚至“消失”。

  在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鎮北臺吳家梁村附近,一個新建的攪拌廠,一無任何城建審批手續,二未到相關文保部門辦理文物勘察申請,就是這樣的違章建築輕而易舉地摧毀了一段明長城。類似的破壞劇情,在各地修路、建廠、上項目的隆隆機器聲中已經多次上演。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層面的改善,“長城沒有了,但長城磚家家有”的取材性破壞少了,但因為建築規劃、工程項目、旅遊開發、盲目修復等帶來的破壞性後果,正在成為長城難以承受的“發展之重”。這背後,暴露了地方經濟利益的膨脹、文保部門的弱勢與失職以及社會文物保護意識的淡薄。很大程度上,長城的命運,是中國古建築在現代化情境下如何生存發展的一個縮影。

  “羅老走了,精神永存——萬里長城永不倒”,在昨天的追悼會現場,山西忻州長城學會打出這樣的牌子。“永不倒”的長城需要常態關注與呵護,我們不能在羅老這樣的長城衛士離去的時候才想起長城,不能在某段長城遭到破壞的時候才想起長城。讓長城繼續巍然屹立的,是法制的完善與執行,是各地各部門的協同治理,也是廣大公民的積極行動,把視線跳出風景獨好的八達嶺、山海關等,把目光投向大量自生自滅、情況危殆的長城。相關報道見今日A06版

熱詞:

  • 長城
  • 長城保護條例
  • 長城磚
  • 鎮北臺
  • 永不倒
  • 明長城
  • 文保
  • 2006年
  • 中國長城學會
  • 文物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