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科普也為製造科學家而是提供土壤 讓孩子們去玩吧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1日 07: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就像全民健身的目的不在於培養奧運冠軍,而在於培養全民族的健康身心。科普的目的也不是製造科學家,而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養,培育能夠誕生科學家的土壤

  相同材料製作的兩輛賽車模型,為什麼跑起來有快有慢?原來,用銼刀對輪胎做些“手腳”,就可以改變抓地時的摩擦力,影響行駛的速度。

  相同材料製作的兩架飛機模型,為什麼飛行軌跡卻不一樣?這是一個和重心有關的問題。只要稍做調整,軌跡就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還有,校園裏藏著的很多“寶藏”,正在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怎樣才能找到?用無線電去“偵察”一番,手拿接收裝置奔跑穿行,“尋寶記”讓原本再熟悉不過的校園突然充滿了神秘的吸引。

  在孩子們眼中,這些都是樂此不疲的遊戲,在老師眼中,這正是傳播科技知識,培養科學素養的方法。“科技體育”這個概念,將育人和“娛人”自然地結合在一起,在校園中開闢了廣闊的天地。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航模無線電項目尚屬軍事體育範疇,中國的航模選手在世界錦標賽中一直保持著佳績。只是因為這些項目並不屬於奧運會之列,金牌帶來的社會影響力並不矚目。

  從1992年開始,航模無線電等項目開始向校園推廣。歷經20年發展,作為一個體育項目,科技體育在“奧運爭光計劃”之外確立了自己的發展模式;作為一種科普形式,科技體育對孩子們有著天然的吸引力。開展科技體育的學校裏,航模社團的報名總是人滿為患,寓教于樂的理念找到了生動的載體。

  跨界而行的科技體育,在校園中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如果將其比作一棵大樹,遊戲和興趣是根係,知識和體魄是果實。在這個過程中,科技和體育也找到了發展邏輯的共性:其一,都要從娃娃抓起;其二,都要從興趣入門。

  “讓孩子們去玩”,這是中小學科技老師談起推廣科技體育最深的心得。洗去應試教育的功利目的,科技體育倒有些“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追求。著名科學家路甬祥學生時代曾是寧波二中航模隊的成員,説起少年時的愛好對未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沒有航模,就沒有我路甬祥。”

  以快樂和興趣為宗旨,科技體育紮根校園,去實現科技和體育的雙重普及。就像全民健身的目的不在於培養奧運冠軍,而在於培養全民族的健康身心。科普的目的也不是製造科學家,而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養,培育能夠誕生科學家的土壤。因為,土壤的深度和廣度,決定著大樹的高度。

  “我們大學為什麼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錢學森之問”曾引發的深深思考,不妨從校園中玩著航模製作、無線電定向遊戲的孩子們身上去探討,那些專注而興致盎然的面孔,也許就是一種答案。 (薛原)

熱詞:

  • 校園
  • 玩吧
  • 孩子
  • 科普
  • 土壤
  • 寶藏
  • 手腳
  • 尋寶記
  • 偵察
  • 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