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建行大額存款變理財産品致巨虧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7日 06: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周芬棉

  “我辦的是大額存款,咋就成了理財産品?”

  “明明説沒有風險,收益6.5%,現在卻虧了30%?”

  5月16日,吉林省白城寧女士向《法制日報》記者訴苦,2011年3月她到建行海明路支行為他丈夫齊某辦理80萬存款,銀行一位名叫張娜的職員介紹説,有一種大額存款,10萬起存,年利率6.5%。因為她下半年計劃用這筆錢為兒子買房,反復問有沒有風險,對方十分肯定地説“絕對沒有問題”。但是,2011年10月,她才得知這種大額存款實為東北證券3號理財産品,當時已虧損12萬元。截至今年5月8日,虧損已超過30%。

  寧女士説,她代理丈夫辦存款,張娜卻讓她代替丈夫在文件上簽了名,一次是在銀行給的回執上,另一份在張娜給的文件上。“我在文件上簽字時,她把上面都遮蓋了,只讓我在指定地方簽字。”

  事實上,與寧女士有類似情形的還有多人。記者看到趙女士、劉女士、王女士等五人向記者提供的“受騙經過”,這六人共計145萬元,都是辦理存款被張娜買成東北證券3號理財産品,都虧損了。

  她們購買的理財産品全稱是“東北證券3號主題投資集合資産管理計劃”。記者在東北證券官方網站上查詢到,該産品的適合人群是:具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追求在穩健回報基礎上,實現超額收益的中高端客戶。其投資的範圍包括股票、債券、基金、央行票據及權證等等。建設銀行為其託管人,該産品由建行與東北證券共同銷售。

  “受害的不只我們幾個。海明路支行僅張娜一個人就銷售了1000多萬元。”寧女士説,對當時自己簽的文件並不知情。她後來詢問張娜自己是不是簽了風險評估説明,張娜回復説,這個産品沒有風險評估説明。但海明路支行行長則説,寧女士當時簽的就是風險評估説明。

  事發後,寧女士等幾位投資者曾向白城銀監分局投訴。銀監分局的答覆是:“因時間久遠,當時的銷售情況影像資料無法看到”;“你們與建行簽訂的理財計劃銷售協議等書面材料中,未發現違反監管規定的情況”;你們“提供的錄音資料,我局無法律授權對錄音資料鑒定真偽的資格”。

  存款被變成理財産品自己竟不知情?記者就此諮詢某大型銀行客服經理閆女士,她説:“這事多了,客戶對大型國有銀行一般都很信任,通常都按銀行職員説的做,讓簽什麼就簽什麼,一旦出了問題,銀行有當時簽署文件的證據,錄像資料一般半年以上就沒有了。”

  對此,北京律師張遠忠分析認為,東北證券作為委託人,應承擔代理人建行海明支行造成的損害賠償責任;建行海明支行以自己的名義為客戶提供理財顧問服務,且在該服務過程中隱瞞真實情況,導致客戶存款變成購買高風險理財産品,海明路支行的行為構成欺詐,應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東北證券與建行海明支行對此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同時,建行海明支行違反《證券公司客戶資産管理業務試行辦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應受到相應行政處罰。

熱詞:

  • 理財産品
  • 建行
  • 大額存款
  • 東北證券
  • 主題投資
  • 理財顧問
  • 張娜
  • 海明
  • 路支行
  • 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