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國際新聞傳播教育呼喚創新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6日 17: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12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建院十週年慶典暨“全媒體時代國際新聞傳播教育創新論壇”在京舉行。該院院長、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在論壇致辭中表示,全球傳媒業正在發生著歷史性變革,許多理論和實踐都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創新,與時俱進,我們要努力開拓新聞傳播教育的新領域。來自國內外新聞傳播學界和業界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就新聞傳播教育如何適應政治變革、社會變遷、媒介革命的新趨勢發表主題演講。

  新媒體的快速崛起使國際傳播呈現出新聞來源草根化、信息流動全球化和傳播媒介融合化的新趨勢,同時也催生了國際傳播策略的改變。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史安斌認為,我國在國際傳播方面尚存短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過分關注歐美,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發展中國家;強調政府主導和規模效應,忽視了與民間和社區的互動;國際傳播人才培養強調大學主導,忽視了與媒體業界的互動。

  “今天的新媒體格局呈現出主導者乏力、利用者實力倍增的特點。”針對中國國際傳播策略,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總編輯陸小華建議,要更明晰國際傳播的戰略意圖,塑造更豐滿的中國形象,介入國際傳播秩序的構建;更有意識地協同戰略博弈,佈局周邊傳播,積極介入國際傳媒格局調整;借重全球意見領袖,影響有影響力的人,通過有影響力的人形成更有力的影響。

  全媒體時代對新聞教育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國國際記者協會主席喬伊斯巴爾納森(Joyce Barnathan)説,在新的數字時代,國際新聞教育的質量應當是可靠並且公正的。國際新聞教育應該與時俱進,關注多媒體方面的培訓。美國普度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霍華德塞弗(Howard Sypher)也指出,我們已經進入個性化新聞的時代,新聞工作者要具備使用新媒體的能力。大學應把社交媒體整合到教育項目中,學生要有最新的工具、方法和技術。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財經新聞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魯萊基(Andrew Leckey)則強調了財經新聞教育的重要性。他説,學校財經新聞教育需要提供更加科學的課程,以應對未來經濟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性。

  史安斌對中國國際新聞課程改革提出建議:應該在國情教育基礎上增加世情教育,尤其是對中國有重大地緣戰略意義的非西方國家;改變現有媒體實習機制,引入“教學醫院”的模式和社區新聞模式。

熱詞:

  • 國際新聞
  • 傳播策略
  • 草根化
  • 教育創新
  • 課程改革
  • 新聞傳播教育
  • 財經新聞
  • 新媒體
  •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 政治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