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民晚報:絆馬索、細麻繩和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6日 12: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那一日舊疾發作,支撐著去上課,剛走進教室門口,就差點給絆倒,站穩一看,黑壯粗實的一根,乃是某位學生插于門後壁上插座的電腦電源線。她對我説了聲“對不起”,我也就沒再説什麼。

  聯想起曾看到的一條微博:位於寧波的民辦浙江萬里學院,一群大學生搞完社團活動後,未收係在樹間的麻繩。傍晚,剛打掃完垃圾的清潔工老王騎電動三輪經過,被麻繩割喉。醫生説繩再細點,或再晚五分鐘趕到,老王的命可能不保。老王現在醫院的重症監護,無法説話。

  比起老王,我自感慶倖,卻又自責無能。説起來,身為大學教員,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薄弱當然要負很大的責任。可人微言輕,往往對牛彈琴。我記得因教室垃圾遍地,訓斥過學生;因教室人去燈明,訓斥過學生;因浪費食堂糧食,訓斥過學生。效果遠不算理想,以致幾次三番,疲憊不堪,時到如今,常常見怪不怪。家母、家師和學長還不斷勸誡我:“對年輕人,要寬容,多看他們的優點,多鼓勵。你也年輕過嘛!”

  但是,現在的這些大學生,和我們這代一樣麼?和我們的前幾代一樣麼?90後確乎有他們的特點,他們的成長與中國經濟所謂“騰飛”是同步的。對於物質匱乏,很多人沒有感性認識。而鼓吹個性張揚的文化風潮又把他們的心靈洗滌得脫離了實際,仿佛垃圾總有人來掃,電燈總有人來關,倒掉的飯菜總有人來收拾,自己要忙更深玄高遠的要務。這樣的心態,大而言之,和“可持續發展”背道而馳,於今日的人類社會是極有害的。

  有趣的是,當代很多大學生又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迫切願望,要培養自己的“領導力”、“個人魅力”,指點江山的勁頭猛得史無前例。我每週陪老師在校園內散步兩次,看到有些海報橫幅打出的口號,仿佛大一就要為畢業做政商兩界精英而充分準備,且唯有做上政商兩界精英方為人生終極之成功。有時收到學生假條,上書“我要去杭州參加某某青年精英組織第一屆高峰論壇主席團第三次籌備擴大會議,因此不能來上課,請准假,並勿計曠課”云云,哭笑不得。

  這樣講來,可能又要歸於“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和“欲掃天下,何必掃一屋”的爭辯困局了。只是,古來天下幾人得掃之?而人人不掃一屋,天下恐掃不凈也。所以,我還是忍不住對班裏的學生嘮叨:學英語,從ABC開始;培養社會責任感,從小事做起。千萬不要淪為北大錢理群先生批評的那種“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諷刺的是,我抱病講完兩堂課後,再去看那條絆馬索,還在原地橫陳著呢。

熱詞:

  • 大學生
  • 麻繩
  • 教室
  • 領導力
  • 個人魅力
  • 可持續發展
  • 社會責任感
  • 上課
  • 訓斥
  • 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