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黃三角自然保護區綠植鋪滿黃河口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6日 10: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從國外遷徙而來的黑天鵝如今已在保護區安家(聶俊穹 攝)

  人民網東營5月16日電 (記者 聶俊穹)綠綠的蘆葦隨風盪漾,野鴨、天鵝在水中自由的覓食。15日上午,科學發展新山東──“魯花杯”第八屆網絡媒體山東行東線採訪團來到萬里黃河的入海口──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隨著夏季的到來,保護區內“草長鶯飛”的靈動景像詮釋了生態建設給三角洲環境帶來的巨大改善。

  美景引來“外來客”,候鳥如今變留鳥

  除了美麗的自然景觀,獨特的水文地理條件還使濕地成為眾多野生動物的天堂,保護區內單是鳥類就有296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有丹頂鶴、白頭鶴、白鶴、大鴇、東方白鸛、金雕、等10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更多達49種。

  解説員徐藝菡告訴記者,由於環境保護措施得力,餌料充足,如今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成為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路線上重要的中轉站、棲息地和繁殖地。每年都有眾多的珍貴鳥類遠道而來。在《中日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協定》所列227種鳥類中,保護區內就有155種,佔68.3%,而在《中澳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協定》所列81種鳥類中,保護區也擁有53種,佔65.4%。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東方白鸛,以往每年3月份從南方飛來,在此停留20多天再繼續北飛。可如今,因“留戀”三角洲的愜意生活,不再進行季節性的遷徙,從候鳥變成留鳥。而因為東方白鸛對生活環境要求極為苛刻的,它們通常也被當作濕地生態環境的“指示物種”,如今東方白鸛的到來,也被看作是黃河三角洲濕地環境質量優秀的一個標誌。

  萬里黃河重入海,百種綠植滿灘頭

  滔滔黃河入海口,河海交匯,涇渭分明,使人們無不感嘆于天地造化的神奇。以保護黃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區──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坐落於此。現今,它已成為我國暖溫帶保存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

  “1991年至1998年這段時間黃河斷流比較密集,最長斷流時間達到200多天,嚴重影響了河口三角洲地區的自然生態。”保護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對黃河水量實施全流域統一調控,特別是近年來實施的生態補水工程,以及刁口河流路生態調水工程,使得黃河故道在斷流34年後,重新實現全線恢復過水。

  據了解,保護區內現共有種子植物393種,其中野生種子植物116種。具有代表性當屬刺槐、旱柳和蘆葦。此外還擁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野大豆0.4萬公頃,天然蘆葦2.7萬公頃,天然草地1.2萬公頃。如今的黃河口已經成為中國沿海最大的新生濕地自然植被區。

黃河(聶俊穹 攝)

野鴨(聶俊穹 攝)

熱詞:

  • 黃河口濕地
  • 黃河三角洲濕地
  • 東方白鸛
  • 濕地生態環境
  •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指示物種
  • 野鴨
  • 濕地生態系統
  • 留鳥
  • 蘆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