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黃河口濕地見聞之二:"蘆花飛雪、千鳥翔集"再現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5日 04: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濟南4月22日電題:黃河故道再現“蘆花飛雪、千鳥翔集”──黃河口濕地見聞之二

  新華社記者魏聖曜、張晶

  記者近日來到位於東營市墾利縣,在靠近黃河入海故道刁口河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個管理站看到大片蘆葦和淡水濕地。然而就在兩年前,黃河的這條入海故道已經乾涸34年。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資源管理科科長趙連生告訴記者,黃河三角洲生態調水暨刁口河流路恢復過水試驗工程在2010年6月正式啟動,為刁口河流路兩岸和河口的濕地帶來了“新生的希望”。

  沿刁口河道行進途中,記者在河右岸一片蘆葦中看到,河中的淡水已滲透到地頭並形成多處新洼地,綠油油的嫩蘆葦剛剛發出不足20厘米的芽;不遠處一根電線桿上,一隻東方白鸛站在桿頂警覺地環顧四週。

  “刁口河流路實施調水調沙後,天鵝、丹頂鶴、東方白鸛這類大鳥遷徙途中也在這兒停留,去年來了近百隻東方白鸛。”趙連生説,刁口河區域植被逆向演替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生物物種多樣性越來越豐富。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會主席、原科研站站長呂卷章説,刁口河故道是國家確定的黃河入海備用流路,刁口河河口則是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從1976年黃河人工改道從清水溝入海後,一直到2010年的34年間,缺乏水沙供給的刁口河沿岸和河口地區濕地嚴重退化。

  “刁口河故道在那段時間裏幾乎是一片蒼涼,一部分‘濕地’逐漸成為了‘失地’。”呂卷章告訴記者,刁口河地區年均降雨量只有500多毫米,年均蒸發量卻達到1900毫米,淡水資源匱乏,加上1992年和1997年兩次大風暴潮的侵襲,又損失掉了一萬多畝人工種植的刺槐林……

  黃河人工改道從清水溝入海後,刁口河入海口處僅能供檉柳、翅鹼蓬等少數耐鹽鹼植物生長;鳥類資源也開始單一起來,只有大雁、野鴨等少數幾種鳥類短暫停留。

  數據顯示,調水前植物種類為13種,2010年調水後增至17種,2011年增至26種,在相同樣點植被均發生比較明顯的正向演替。蘆葦沼澤與蘆葦草甸等適宜水生鳥類生存的環境初步形成,珍稀瀕危鳥類保護成效尤其顯著,2010年和2011年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丹頂鶴分別增加了11只和19只,白鶴2011年首次發現,種群14只。

  “改道34年後,刁口河的秋天又可以再現‘蘆花飛雪、千鳥翔集’的景象。”趙連生説,刁口河流路恢復過水後,沿河兩岸和入海口正經歷一場“舊貌換新顏”的巨變。

熱詞:

  • 黃河口濕地
  • 刁口河
  • 千鳥
  • 蘆花
  • 刺槐林
  • 飛雪
  • 逆向演替
  • 東方白鸛
  •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