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葉傳龍:慈善超市“水土不服”的警示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6日 08: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作者:葉傳龍

  有這樣一種超市,裏面的商品不僅價格低廉,而且生活困難群體還能每月從這裡獲得免費的衣物食品補貼生活。這就是被譽為“將社會捐助與慈善事業結合的新型社會救助平臺”的慈善超市。這個在很多國家大受歡迎的慈善超市,在國內卻頻頻陷入生存困境,濟南的慈善超市8年消失22家,一些仍在運營的慈善超市也是慘澹經營。(齊魯網相關新聞:濟南慈善超市8年消失22家 400平米商鋪無一名顧客)

  慈善超市源起于國外,“嫁”入中國,意在讓其在幫助貧困人群方面發揮作用。但由於缺乏有效的宣傳、不倫不類的身份、不人性化的方式和不透明的利潤去向,導致大家對慈善超市並不感興趣。一種創意甚好的新型救助模式竟然遭遇“水土不服”,一些慈善超市已經改名為“便民超市”,它帶給我們諸多反思和警示。

  大概緣于中西方文化差異,在中國,誰都不願意把“窮”字寫在臉上。如果當地對慈善超市進行不恰當的宣傳和定性,市民進入慈善超市,就等於給自己臉上貼“窮”。如此一來,不但需要救助的窮人不願進,那些普通消費者也不願進入,“兩頭”不落好,生意怎能好?

  即使人們願意來到慈善超市,想購買低價物品或領取免費贈品,如果手續繁雜,既要貧困身份證明,又要登記備案,到頭來只便宜聊聊數錢,仍然難以吸引人。筆者以為,慈善超市裏的物品,可以分為普通商品和愛心商品,普通商品者可按正常價格向普通消費者出售,允許超市盈利,但盈利必須返用於慈善救助,而對貧困人群,則可以讓他們持特製會員卡,享受打折優惠或免費領取,或者直接由社區按月為貧困戶的會員卡定額充值,讓他們直接刷卡消費。

  捐助不夠、“供血不足”,是造成慈善超市運營不旺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這需要慈善超市公開運營成本,加強與企業和社會愛心的對接,消除人們捐贈疑慮。與此同時,各級政府特別是民政福利部門也應當多向慈善超市“輸血”,從而保證物品捐贈和愛心交換“長流水不斷線”。

  慈善超市的興盛見證著城市和市民的文明,只有在政府推動下,經過民間運作、社會參與和多方協作,讓慈善超市建立起規範的管理制度、捐贈款物使用公示反饋機制,及時向社會公佈捐贈款物使用情況,慈善超市才不會蕭條落敗。

  (來源:齊魯網)

熱詞:

  • 慈善超市
  • 水土不服
  • 慈善救助
  • 輸血
  • 供血不足
  • 免費贈品
  • 貧困戶
  • 登記備案
  • 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