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世界自然基金會報告:不改變生活方式2030年地球將無法滿足人類需求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5日 20: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5月15日電(記者余曉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北京代表處15日在京發佈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12》指出,當前我們的生活方式過度消耗了自然資源。如不改變這一趨勢,到2030年即使兩個地球也不能滿足人類需求。

  今年6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將在裏約熱內盧召開。WWF全球總幹事吉姆利普表示,這次會議可以並必須成為政府轉向新的發展路徑、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時刻。各國政府和工商界應利用這個契機,為保持生機勃勃的地球作出承諾。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我們需要更好的選擇——保護自然資源、提高生産效率和轉變消費模式。報告提出16個“優先行動”。包括改進消費模式,核算自然資本價值以及構建法律政策框架,公平管理食物、水和能源等。

  這份報告使用“地球生命力指數”,追蹤記錄2688種脊椎物種9000多個種群的變化情況,來衡量地球生態的健康狀況。

  “地球生物多樣性正以驚人的速度喪失,1970年至2008年全球範圍內地球生命力指數下降了28%,其中熱帶是重災區,下降了61%。”WWF北京代表處副首席代表李琳博士説。

  報告同時顯示,“人類生態足跡”令人擔憂,超過生物承載力的50%。地球需要用一年半的時間來生産人類一年內消耗的可再生資源。

  “人類生態足跡”是反映人類對自然資源需求的重要指標。它通過對人類需求和地球可再生能力的比較,追蹤人類對生物圈的競爭性需求。

  “這份地球‘體檢報告’診斷結果表明,地球現在很不健康,”倫敦動物學會環境保護主任喬納森説,“恢復地球健康,根本在於解決人口增長和過度消費的問題。”

  報告強調,城市化對資源環境造成日益嚴峻的影響。到2050年,全球將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城市。

  “城市化往往伴隨著收入提高以及人均生態足跡尤其是碳足跡的上升。比如北京市人均生態足跡是中國平均水平的3倍。人類需要開發和改進管理自然資源的方式。”報告説。

  此外,報告顯示,高收入國家的生態足跡平均比低收入國家高5倍。生態足跡最大的5個國家是卡塔爾、科威特、阿聯酋、丹麥和美國。

  “然而,1970年以來生物多樣性下降最快的地區是低收入國家。這説明最貧困和最脆弱的國家正在為富裕國家的生活方式買單。”報告説。

  《地球生命力報告》每兩年發佈一次。《地球生命力報告2012》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倫敦動物學會和全球足跡網路共同編寫。

熱詞:

  • 生態足跡
  • 世界自然基金會
  • 1970年
  • 地球生態
  • 地球生物
  • 自然資本
  • 人類需要
  • 地球生命力報告2012
  • WWF
  • 地球生命力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