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地球熄燈一小時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2日 15: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個週六全球又將迎來“地球一小時”活動,這項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活動已經進入第6個年頭。組織者希望在一小時的黑暗中,人們能夠用五顏六色的眼睛去尋找光明,從而激發出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

  隨著活動影響不斷擴大,今年在英國,從倫敦的皮卡迪利廣場到愛丁堡城堡,很多地標性的建築都會參加這項熄燈活動。一小時的節能生活在過去6年蔚然成風,甚至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但卻無法改變一個殘酷的事實:地球溫度仍在不斷升高。

  本來,越來越多的參與者應該讓組織者感到欣慰,但讓他們無奈的是,很多參與者,在度過一小時的熄燈狂歡後,又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繼續他們的高耗能生活方式,直到下一年熄燈的那一小時來臨。

  人為的熄燈只要忍一小時就會過去,但人類不能控制的是,目前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昭示著地球正在承受難以負擔的壓力,人們必須採取行動。就在“地球一小時”活動前幾天,在倫敦舉行的“壓力下的地球”國際會議上,來自世界各地的環保專家對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供今年6月將在巴西召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參考。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莉諾 奧斯特羅姆在“壓力下的地球”會議上説,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正在逼近地球所能承受的極限,科學界有責任發出聲音。這位諾獎得主敦促所有國家的官員、民眾和企業採取相應政策,避免對地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而學界也為此總結了一些政策建議,涉及能源安全、綠色經濟、醫療衛生等諸多方面,希望能為聯合國會議提供參考。

  當然,決策者能否聽進科學家的話,進而轉化成實際行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學界統一的藍圖和主權國家間分歧與鴻溝,正是兩年前哥本哈根會議虎頭蛇尾的根源,同樣也給今年6月在巴西裏約熱內盧召開的可持續發展會議蒙上陰影。

  好在日益扁平化的社會結構為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提供了另一種選擇──直接讓民眾選擇並接受低碳生活,儘量讓每年的8700多個小時,過得都像熄燈的那一小時般地充滿綠意。

  當然,低碳生活絕不是關燈了事。低碳更多的是選擇,比如在網上找一個碳足跡計算器,算出自己在過去一年裏的碳排放量後,望著那個遠高出自己預料且以“噸”為單位的數字,再愁眉苦臉地開始用實際行動來做減法。

  削減碳足跡的方式來自生活的每一小時。比如想泡茶的時候,儘量用煤氣燒水而不是用電水壺,因為後者的碳排放是前者的3倍。而在吃飯的時候,素食主義是低碳的選擇,實在想開葷的話,就選擇低排放豬肉或者雞肉,遠離牛肉和羊肉。

  出行也是碳排放的大戶,宅男生活聽起來就很低碳,而非要出門的話能坐火車就不選飛機,能乘公交就不開車。當然,在油價高漲的時代,將座駕“油老虎”換成一輛更加節能的小車也是不少人的選擇。然而在很多情況下,這種做法只是汽車生産商的營銷策略,而絕非出於低碳考慮。因為製造一輛車要製造8噸左右的二氧化碳,大約等於行車3.7萬公里的排放。這麼算下來,或許開輛看起來不那麼綠色的舊車可能更加低碳。(本報記者 王亞宏)

熱詞:

  • 熄燈
  • 低碳
  • 地球溫度
  • 奧斯特羅姆
  • 碳排放
  • 聯合國
  • 埃莉諾
  • 2009年
  • 科學界
  • 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