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航海日記 5月12日:科考隊員大展身手的時候到了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4日 08: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席助理邱中炎(左)與隊員張歡在工作現場

  5月11日 星期六 晴朗

  前面提到很多關於大洋科考如何之艱辛,我想體會最深的可以稱為交通問題。第一個航段35天,有24天時間都在航渡,留給科考隊員作業的時間僅有5天。不過從這兩天隊員們的工作狀態看到,雖然時間緊迫,卻絲毫沒有減弱隊員們的積極性,三個作業組基本24小時輪流上崗,讓原本短暫的作業時間顯得充實和忙碌。

  昨天早上6點“大洋一號”抵達作業區,在這之前半小時,擔任第一次工作任務的第二小組就已經開始在後甲板做準備,下放“熱液攝像綜合拖體”,組長于淼和組員在拖體上做著精細的檢查。到了下放拖體的時間,于淼一邊用對講機呼叫控制室,一邊做著向上的手勢。首席助理邱中炎時刻注意著設備的一舉一動,並隨時用對講機協調後方做好記錄。這時候在後甲板作業其實處於比較危險的情況,因為後甲板離海面最近,只有3、4米距離,雖然海況良好,但實際上不時還有涌,船身也會不時左右搖晃。看著隊員們這時忘我地工作,讓人感覺到他們對這份大洋科考工作的熱愛。

  2個小時後,拖體到達海底開始作業,首席科學家武光海來到深拖實驗室,坐在電腦前認真地看著攝像畫面,他目不轉睛,生怕漏掉了任何一個細節。每當畫面中顯示出什麼物體時,他都會馬上分析告訴大家,“這是玄武岩…這是單枝珊瑚…這一塊玄武岩成碎塊狀,可以記錄一下…”,這時在他身上,科學家嚴謹細緻的特徵突然顯現,讓我感到一種充斥著無窮魅力的科學力量。這五天時間,武光海作為首席要隨時在拖體下水後坐在監視器前,他經驗豐富,能及時判斷海底的熱液異常或噴口,可以説對熱液異常有著“靈敏的嗅覺”。

  進入第二天工作日,今天要下放的是CTD,這一設備將會採集不同深度的海水樣品,以供隊員做科學研究。上午我來到實驗室,看到隊員們已經開始準備。雖然這次大部分科考隊員都十分年輕,很多都是“八零後”,但他們工作起來的專業與認真,絲毫不覺得與一個真正的科學家有什麼不同。年輕的團隊雖然在經驗上不佔優勢,不過充滿力量和朝氣,勇於探索,敢於嘗試,他們每個人仿佛渾身有著用不完的力氣和精力。

  作為記者,能在這樣的時間裏參與其中,感到自豪。我與他們中的很多人年齡相倣,也是剛走上工作崗位不長時間。我想,這一次我作為人民網記者來到“大洋一號”做採訪,和這些在船上的科考隊員們一樣,也是有著一股熱情和幹勁。看來這將成為年輕的網絡新聞工作者與年輕的大洋科考隊員書共同書寫的新篇章。

  上期大洋26航次科普知識自問自答的答案是: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陶春輝在大洋21航次中親手抓到採集上來的海底“黑煙囪”,成為中國首位發現海底“黑煙囪”的人。

  本期大洋26航次科普知識自問自答的題目是:什麼是海底“黑煙囪”?

熱詞:

  • 科考隊員
  • 黑煙囪
  • 拖體
  • 大洋一號
  • 熱液
  • 八零後
  • 航次
  • 海底
  • 甲板
  • 航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