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北京大學志願者張振東 “走,去西部支教!”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4日 0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身邊同學考慮是找工作還是讀研時,北京大學歷史系學生張振東卻從容堅定地決定:“走,去西部支教!”談起大學畢業時的這個決定,他仍然覺得十分有意義。

  對張振東來説,去西部支教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從電視、網絡上了解到的西部教育的現狀,師兄師姐口中描述的西部地區敬業的老師和淳樸的學生,內心積蓄已久的從事志願行動的願望,都是這一決定的原動力。

  有人不理解,難道你不怕苦、不怕累嗎?“參加支教的目的就是鍛鍊自己,艱苦的條件更能磨礪人的意志。”張振東回答,“若想享受生活,我不如留在北京。”

  經過選拔,張振東成為北京大學第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的一員,並被大家選為團長,前往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東峽民族學校支教,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正式開始。

  東峽民族學校坐落在一片原始森林腳下,儘管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但是支教工作開展的難度還是讓張振東始料未及。學校的食堂常年只有麵片,生活用的是山泉水,即便夏天也冰冷刺骨。生活條件的艱苦還在其次,語言不通和學生們的學習基礎相對較差是工作開展的最大難點。

  面對現狀,張振東放棄了原本設想的教學計劃,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作為開展教學的第一步。他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形式,通過幻燈片、影視教學等方式,激發孩子們對語文這門課的興趣。儘管起步並不簡單,“但這是我在西部學到的第一課,理想要與實際聯絡起來,並在實際基礎上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在西部學到的第二課是通過家訪得來的。張振東利用週末和假期去家訪,好多學生家裏不通車,只有靠走路。在家訪過程中,他真正感受到了西部農村的相對落後和人民的淳樸以及對知識的尊重。“有一次我們步行了3個小時去一個叫阿順賢的小姑娘家裏家訪,她的聰明上進,她父親對於知識的尊重都讓我十分感動,也更堅定了我做好支教工作的決心和信心。”

  一年的支教經歷,讓張振東變得更加成熟穩重。他重新回到北大燕園,選擇在教育學院學習。而且,他仍然活躍在北大研究生支教團的隊伍裏,參與下一屆支教團志願者的選拔、培訓、管理和服務,“我能做的,是立足於現實,從做一名志願者,從號召更多的人做志願者開始,儘自己所能,為那裏的孩子帶來哪怕是一點一滴的希望與改變。”(趙婀娜)

熱詞:

  • 張振東
  • 支教工作
  • 西部教育
  • 北京大學歷史系
  • 學生
  • 西部農村
  • 支教團
  • 家訪
  • 志願者
  • 民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