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實質性參與,還有四五級樓梯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4日 07: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海市政府參事、上海社科院研究員 盧漢龍

  傳統社會保持了3000多年有文字記載的穩定傳承,在基層,這種穩定其實是通過大量使用自治方式來實現的。儘管我國古代地方自治中常常使用宗法、家族等力量,有濃厚的封建色彩,應當摒棄,但是,它反映了基層獨特的管理能力。在民國之前,我國的政府構架一直是到“縣”為止的,所謂“皇權不下鄉”。在基層社會,非正式系統的自我管理能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很多基層黨委書記、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村民主任等,是通過大量使用社會資源或私人資源而並非單單的行政資源來解決公共問題的。例如,很多有影響力的基層幹部常常被看作是道德模範、有很好的人緣、有較高的群眾聲譽等。柏萬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説明道德、情感等非行政力量對保持基層穩定有重要作用。

  推進城市社區共治不可能沿用傳統的基層治理模式,但可以從中獲得啟示。當前,城市社區共治的基礎是形成生活共同體和新的社會參與方式,同時充分發揮道德、風俗、情感等作用。具體來看,可從三方面著手推進:

  首先,要激發出社區主體的能量。沒有各方主體意識的覺醒,沒有主體自覺和相互認同,共治就是無本之木。其次,要發揮黨員和黨組織的作用。在社區共治格局中,黨應發揮引領作用,應該發揮黨員和黨組織在社區裏面的作用。

  第三,要加強社會參與或居民參與。政治學將公眾參與分為三類,即不參與、不參與的參與、實質性參與。現在很多社區中,群眾參與度並不高,一些基本是“不參與的參與”,缺乏實質性的內容。要真正進入第三階段,我們大概還有四五級樓梯要走。

熱詞:

  • 黨員
  • 樓梯
  • 實質性
  • 黨組織
  • 城市社區
  • 基層治理
  • 情感
  • 地方自治
  • 基層幹部
  • 主體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