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李可染《韶山》拍出1.24億元創畫家拍場新記錄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3日 10: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5月13日電(記者岳瑞芳)中國嘉德2012春季拍賣會12日在京舉槌,在當晚20時進行的“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中,李可染的《韶山》作為壓軸拍品以1.24億元成交,刷新畫家拍場成交紀錄。

  此幅《韶山》創作于1974年,是李可染同類題材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一幅(141.5243.1厘米),也是李可染的經典構圖和革命聖地山水創作的集大成之作,該作品曾是1996年秋季中國嘉德《新中國美術作品》專場的封面作品,當時以154萬元人民幣成交,16年後再次現身中國嘉德。經過近30次爭奪,最終被一位場內買家收入囊中。

  上世紀50年代,李可染決心從畫室走向自然,遠遊寫生,至60年代,李可染“採一煉十”,構圖日臻成熟。“文革”期間,李可染遭遇動亂衝擊,畫畫一度中斷。1969年,李可染離開牛棚,被召至北京飯店作佈置畫,即有一稿未及署名的《韶山》(109.8166.2厘米);1971年李可染下放丹江,又畫有一稿《韶山》(71107厘米);1974年,李可染在前兩稿的基礎上,斟酌構圖,細心經營,創作出這件巨幅《韶山》(141.5243.1厘米)。

  早在1960年,傅抱石的《毛澤東同志故居》《韶山八景》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全國美術展,最早將對革命聖地的描繪脫離寫生層面,進入主題性創作,“革命聖地山水題材”就此開始形成,這種新的山水畫類型在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得到空前發展,在此類型作品中,“韶山”是畫家描繪最多的,幾乎當時所有山水畫家都曾涉足。

  (來源:新華網)

熱詞:

  • 韶山
  • 李可染
  • 創作
  • 文革
  • 拍品
  • 嘉德
  • 韶山八景
  • 毛澤東同志故居
  • 新中國美術作品
  • 革命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