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拉赫瑪尼諾夫《第三交響曲》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2日 15: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佛山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視聽區

  拉赫瑪尼諾夫在1936年夏天寫就的《第三交響曲》,由著名指揮家斯托科夫斯基指揮費城交響樂團首演。它是拉赫瑪尼諾夫的封頂之作,也是他最後一次向外界展示他的不朽才華。他在《第二交響曲》完成之後,曾表示不再寫交響曲了,因為感覺自己沒有能力創作交響曲,更要命的是他一點也不喜歡交響曲。

  這部作品呈現出非常濃厚的俄羅斯民族特徵,甚而拉赫瑪尼諾夫引用了一些他之前未曾引用過的民俗學因素。雖然拉赫瑪尼諾夫不得不避居於美國,但他總是清楚地意識到自己作為俄羅斯藝術家的本質,越是到他的後半生,這種意識越來越強大,1941年,當他談及自己的藝術經驗時,就如此説過:“作曲家創作的音樂應該表現他所出生的那個國家的精神,他的愛情、信仰以及他所喜愛的書籍和繪畫的內容。音樂應該是他的生活經歷的總和……我是一位俄羅斯作曲家,祖國確定了我的氣質和處事態度。”

  這部《第三交響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拉赫瑪尼諾夫的自傳性作品,由之反映了許多作曲家本人的生活體驗。同時,它也可以被理解為關於俄羅斯的一首抒情詩篇。善聽者能夠感到,這部交響曲內涵了作曲家對祖國、人民和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充滿了對自己青年時代的浪漫主義回憶,既有對俄羅斯大自然的景象描繪,又再現了俄羅斯古代民間神話中的幻想形象,還瞻望了祖國的命運和幻想。只是,由於長期身處異國,這種對故土明朗的想象卻不可避免地帶上一層抑鬱和悲慼的色彩。

  這部交響曲只有三個樂章。它的主導動機來自於一首古老的俄羅斯歌調《安靜的堂屋》,代表了祖國或命運的形象,在開啟、推動和結束這部交響曲的過程中發揮著重大而穩定的作用。

  第一樂章的引子主題由單簧管、法國號和大提琴齊奏而出,陰暗而嚴峻的氣息讓人感覺它來自於靜謐的遠方或是凝神的沉思。而後進入的第一主題,其旋律異常溫存和誠摯。可以帶給聽者非常多解的聯想,可以聯想到人民在幾個世紀以來所受到的困難,可以聯想到俄羅斯那廣袤空曠的大自然構成。

  第二樂章依然從命運主題開始,該主題已然成為了深刻而悲愴的沉思的源泉,其中不乏令人心醉的色彩與和聲,不過那些甜蜜的回憶和幻想終究未能蓋過關於嚴峻現實的思索。

  末樂章的世界無疑是明朗的,得出的結論具有歡樂和樂觀的特點。在尾聲部分,積極和肯定的力量得到了調度,終曲的基本主題變成了變化多方的音型,宛如歡樂的鐘聲同時共鳴,引子主題的再現陡然帶上了宏偉凱旋的傾向,它的情緒寬廣有力地不斷增強,給人一種人的集群在穩步前行的感覺,最後結束于一種歡慶喧鬧的情緒當中。

熱詞:

  • 拉赫瑪尼諾夫
  • 第三交響曲
  • 1941年
  • 斯托科夫斯基
  • 作曲家
  • 主導動機
  • 創作
  • 安靜的堂屋
  • 第二交響曲
  •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