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80後北京女孩整容後腦梗死 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0日 15: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漢網-現代健康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北 京市海淀區法院近日受理了一起美容糾紛案件,“80後”女子陳某做美容手術後,被診斷為腦梗死,導致生活不能自理,陳某要求賠償各項費用27萬餘元。

  隨著“整形熱”興起,近年來美容消費糾紛呈高發態勢。衛生部門和專業人士提醒消費者,美容消費時應擦亮眼睛,切莫掉進不良商家設置的“美容陷阱”。

  “醫療美容”真假難辨

  北京市醫療整形美容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北京市美容整形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生活美容機構非法開展醫療美容,以及低等級的醫療美容機構擅自開展複雜的整容手術。

  北京市海淀區法院民一庭法官陳昶屹説,不少消費者在美容院裏做皮膚護理時,美容師推薦打瘦臉針直接將費用加在美容服務中,但沒有任何注射記錄。事後“瘦臉”變成了“僵屍臉”,美容院卻堅稱其沒有醫療美容資質,不會從事打瘦臉針這樣的醫療美容服務,消費者也因沒有證據導致維權困難。

  北京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消費者在選擇醫療美容機構時一定要查看其是否具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療美容醫師是否持有《醫師執業證書》和《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格證書》上崗,並對進行美容手術場所中的衛生環境、無菌消毒情況、器械及設備條件等有所關注,千萬別因選擇不慎而影響身體健康。

  預付費交易貓膩多

  北京的劉女士向附近一家會所支付1萬多元辦理了會員卡。幾個月後劉女士搬家,她找到會所希望按比例退卡,會所拒絕了退卡請求,理由是之前的“入會協議”裏已經寫明,劉女士付費項目是某進口品牌護膚套裝,而不是會員卡。

  美容美發行業的預付費消費一度是消費投訴的重災區。從北京市消協接到的投訴看,美容行業預付費消費的投訴主要有以下情況:一是經營者銷售大量會員卡後遷址、歇業、停業,但不提前告知消費者;二是服務價格隨意變動;三是辦理消費卡後,商家提供的服務“縮水”;四是經營者不向消費者提供消費憑證和消費記錄;五是設置霸王條款,如“有效期滿卡內餘額一律作廢”等規定。

  陳昶屹建議,消費者應向美容院了解消費方式,簽約時務必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留意商家玩“文字遊戲”,從而為消費者日後維權設“絆子”。

  “正規醫院整形科是不允許打廣告的,因此很多人認為美容院的水平比醫院高,其實是因為美容院容易在美容廣告上玩文字遊戲。”北京朝陽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師範巨峰説。

  陳昶屹曾經遇到過這樣一起美容糾紛案:一家美容機構在廣告中宣傳只要接受其若干次美容服務後會有美白的效果。一位消費者在接受服務後認為前後差別不大,美容機構反駁這位消費者:“廣告中説的是會有美白效果,並沒有説美白到什麼程度的結果,怎麼能算是欺詐呢?”

  “如果美容消費以要達到特定的結果為目的,就必須事先在協議中明確參照標準,否則僅約定效果很容易被美容機構鑽空子。”陳昶屹説。

  涂銘

熱詞:

  • 醫療美容
  • 80後
  • 北京朝陽醫院
  • 後腦
  • 文字遊戲
  • 女孩
  • 美容機構
  • 美白
  • 瘦臉
  • 預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