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一個改革試點鄉鎮的"五變"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9日 11: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成都5月8日電(記者陳健)56歲的宋玉芳,曾在村裏當過十幾年生産隊長,如今卻有了一個新身份——社區經理。

  四川省新津縣花源鎮柳河社區共有599戶居民,都是“洗腳上田”的農民。住進與城市一樣的社區裏,不少人有些不習慣,這對社會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社區經理,宋玉芳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建立和掌握“民情檔案”。

  “誰家有啥大事小情,社區有啥矛盾糾紛,都裝在這‘民情檔案’裏。”宋玉芳説,小事情社區幫助解決,大事情社區聯絡上級部門處理,幹部要及時為老百姓排憂解難,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當地一名幹部告訴記者,以前鄉鎮沒有這種管理機制,往往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爛”。

  作為我國最基層的政權組織,鄉鎮是黨和政府聯絡廣大人民的前沿陣地。然而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鄉鎮行政管理體制不適應形勢的問題開始凸顯。

  花源鎮距成都市區19公里,人口4.3萬。鎮黨委書記張艷説,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現行管理體制存在著鄉鎮權力小、責任大、功能弱的局面,“小馬拉大車”,嚴重制約鎮域經濟社會發展。

  2010年4月,花源鎮被確定為全國25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之一。像社區經理這樣的新事物,只是花源鎮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諸多變化中的一個。

  張艷介紹,花源鎮正在探索決策管理、人事管理、財政管理、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體制改革,隨著試點工作的不斷推進,這五個方面均出現了明顯變化,群眾得到了實惠。

  新津縣通過設立派駐機構、委託和直接交辦等方式,將14個縣級部門的行政管理事權、公共服務事項共96項下放到花源鎮,並將行政許可、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鎮便民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服務。

  “鄉鎮自主決策、自主發展的能力變強了。我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擺脫單純依靠工業發展經濟的路子,‘退二進三’,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等第三産業,著力實現更高水平的可持續發展。”張艷説。

  花源鎮有4萬多平方米植被、5000多株喬木。過去,綠化維護是政府管,由於缺乏專業人員、技術和設備,基本上是簡單粗放式管理,每年要花費60多萬元。現在外包給專業化公司,每年只花18萬元。

  “花的錢變少了,效果卻變好了。我們用‘政府購買’的方式,把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公共服務事項,交由社會專業組織管理,為群眾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花源鎮鎮長夏萬平説。

  張艷告訴記者,花源鎮將城區道路保潔、照明維護、景觀綠化項目外包,不但降低了行政運行成本,還解決了400余名群眾的就業。社會管理主體由之前的政府“大包大攬”,向政府、社會組織、仲介機構“共同承擔”轉變。

  開展這些公共服務的錢從哪來?答案是財政體制之變。新津縣將花源鎮域內地方財政收入(縣級所得)全額留鎮,縣財政每年還劃撥2000萬元用於花源鎮基礎設施建設,並將鎮域內土地有償使用收入凈收益的11%劃撥鎮財政用於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支出。

  “改革之後,幹部壓力變大了。”花源鎮黨委副書記朱林説,現在幹部實行動態管理,中層幹部競爭上崗,編外人員與正式人員同崗同酬,再不是“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了。

  (來源:新華網)

熱詞:

  • 花源鎮
  • 鄉鎮
  • 改革試點
  • 小馬拉大車
  • 一站式
  • 張艷
  • 社區經理
  • 社會管理
  • 試點工作
  •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