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短評:危機時刻的總統人選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6日 10: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巴黎5月5日電(記者李明 應強 駱珺)法國總統選舉結果揭曉在即,現任總統薩科齊和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進行最後對決。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法國選民首次通過經濟視角選擇國家“舵手”。

  在2002年和2007年舉行的前兩次法國總統選舉中,“安全”是焦點議題,而今年選舉的關鍵詞無疑是“危機”。2008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接踵而至,法國經濟深陷泥沼,增長放緩,赤字和債務飆升,競爭力萎縮,失業率高企,居民購買力下降。危機帶來極大的社會動蕩,使法國選民對未來充滿不安,從而産生“求新、求變、求穩”的心理。

  面對百姓訴求,奧朗德祭出“變革”大旗,充分利用民眾對現狀的不滿,塑造溫和親民形象,表明自己將做一位“倡導正義、尊重和獨立的總統”。由於迎合選民期待,他在競選中早早就確立了優勢。

  相反,薩科齊卻沒能正確回應選民期待,採取恰當的競選技巧,而是保持一貫“舍我其誰”的高姿態,其個人形象、執政業績和嚴峻的危機現實均不利於他爭取連任。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薩科齊在2007年總統競選中是以迎合多數選民期待來打贏選戰的。

  從歷史上看,“左派”或“左翼”往往能夠在危機時期贏得更多選民支持,因為“左派”或“左翼”傳統上代表社會民主力量,在經濟上更傾向於促進社會公平。“右派”或“右翼”代表保守勢力,關注經濟競爭力和企業主利益,但往往忽略部分民眾利益,更傾向於在提高國家整體經濟實力的基礎上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正如英國《經濟學家》所説,如果奧朗德能夠順利當選,他的幸運之處就在於,他是法國選民在危機時刻所要尋找的總統人選。的確,危機時刻,選民的期待將決定這場選舉的最終結果。

  (來源:新華網)

熱詞:

  • 選民
  • 左派
  • 左翼
  • 總統競選
  • 舵手
  • 安全
  • 右派
  • 變革
  • 經濟學家
  • 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