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訪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劉建文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4日 23: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人大立法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文/圖本報記者席鋒宇

  約訪劉建文代表本來是定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聯組會議間隙進行。但是,記者看到她不時點頭、不停記錄的專注,就不好意思打斷了。

  “這次聯組會議詢問的是農田水利問題,我特別高興有這樣的機會能和水利部部長及其他領導面對面,在一問一答中獲益良多。”對於山東省臨沭縣農業局農經中心主任劉建文來説,首次列席聯組會議興奮之餘更多的是收穫。採訪從她最關注的農村工作開始。

  劉建文説,現在社會上很多人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還不大了解。農經工作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三大管理、三項指導、一個基礎”,即土地承包管理、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集體財務和資産管理,指導農業産業化發展、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指導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健全,農村經濟統計。“涉及農村的許多法律法規是靠我們農經工作者宣傳貫徹落實的。”劉建文説。

  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農經工作的範疇在不斷擴大,任務越來越重,責任也越來越大。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劉建文卻發現,農經工作普遍面臨著人少、事多、經費不足的困境,嚴重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開展。劉建文建議,各級黨委政府進一步加大對農經工作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理順農經管理體制,加強隊伍力量,強化經費保障,確保農經工作有效開展。

  “農經工作可以接觸農村最基層、最真實的情況,作為人大代表就是要聆聽最基層的聲音,反映農民群眾最真實的心聲。”

  劉建文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劉建文就提出了一個有分量的建議。在工作中,她發現一家一戶的農村種植模式已經不適應生産力的需要,發展農村合作社不僅能整合農業資源,還有利於農民形成合力抱團闖市場。於是,她提出了關於發展農村合作社的建議。

  劉建文告訴記者,5年過去了,農業合作社的發展規模突飛猛進。“單就我們臨沭縣來説,已由當初的100多家發展到現在的700多家了。發展的初期,數量成為大家首要的關注點,而現在需要進一步規範和提升合作社的服務水平和能力。從目前來看,資金還是一個瓶頸。”

  劉建文介紹,這些年國家對於農村的貸款方式一般是面對一家一戶生産發展需求的小額短期高效的貸款,已經不適合像合作社、種植大戶等這些已經走入現代規模化種植群體的需求。“所以,我今年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了一個農村專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貸款、資金困難應該解決的建議,希望國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全面了解農業發展現狀,重新制定面向農業發展需求的貸款方式。同時,我也建議國家探索將農村土地承包權作抵押的形式。”

  1987年畢業于郯南農校的劉建文在農村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已經工作了25個年頭,對於她來説,凡是涉及到農村工作的,涉及到農民利益的,都是她作為一名人大代表關注的重點。這一次列席常委會會議,首次審議的農業技術推廣法修正案草案正是她比較關心的。

  在來京列席常委會會議之前,劉建文聽取了縣級農技推廣工作人員、鄉鎮農技站長對於農業技術推廣法修改的意見。“大家都希望這部法的各項規定要增加可操作性,以便基層工作者開展工作。同時,也希望國家能定期培訓農技工作人員,讓他們可以走入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實驗場所等,接受更多的新信息,學習更多的新知識。”劉建文説。

熱詞:

  • 劉建文
  • 十一屆
  • 農經
  • 全國人大代表
  • 專業合作社
  • 種植模式
  • 發展農村
  • 農村工作
  • 農業發展
  • 臨沭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