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可否讓“旅遊塗鴉”變“留言文化”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4日 06: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作者:司馬童

  “五一”期間,出門旅遊又成人們熱議話題。不過也有“不和諧音”傳出,之前有報道稱,台灣台東知名景點“水往上流”植物園裏的30株皇冠龍舌蘭四五百片葉片上,據疑遭大陸游客刻字留言。葉片上,有人寫“河南省王剛”、“南京小素到此一遊”,也有簡體字寫著“青山白雲好風光”。

  飽暖思暢遊,暢遊喜塗鴉──這也算是諸多國人“富”起來以後的共性表現之一了。而對於“旅遊塗鴉”,有人歸之於“素質問題”,有人斥其為“行為陋習”。在我看來,順勢而為,變堵為疏,在堅決反對在文物和旅遊建築上胡亂塗鴉的前提下,可否試著給它一個“留言文化”的出口。

  幾千年的文化底蘊,早就涵養了國人善於吟詩誦詞的特性。回顧歷史長河留下的燦爛詩詞經典,有不少,便是先人們遊興大發時創作的精彩篇章。從這個意義上説,今日的遊人,雖然很多只能寫一些直白的感受,而其隨意刻畫的“旅遊塗鴉”,與現時的文明要求也頗存衝突,但若一概回避風俗傳承,一味批評“遊品不端”,似乎也顯得“只顧一處,不及其餘”,或多或少地襯出了“思維的守舊”與“管理的僵硬”。

  “旅遊塗鴉”越來越多地“登臨”寶島台灣,自然是一種“有得有失”的現實圖景。只是也應想到,喜愛“旅遊塗鴉”,未必僅僅是中國“國人”的特殊嗜好。正如有網友所評論的,中國的古跡,比如蘇州北寺塔,有好多老外刻字,還有繁體字。歐洲的古跡上也不乏塗鴉愛好者的“傑作”。

  綜上所述,給“旅遊塗鴉”一個“留言文化”的出口,就不是一種胡言亂語和異想天開。“塗鴉”如何才能成為“文化”?聽上去很難,説起來好像也未必不可行。既然現今的旅遊業界,常常把導遊要務歸納為“吃、住、娛、遊、購、玩”,那麼出於增添一些文化氣息,為啥不能再加上一個“涂”或者“寫”呢?可想而知的是,比起那些動輒需要大量花費的旅遊設施資本投入來,建一個“塗鴉角”及一面“塗鴉墻”的成本,應該是屬於“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議題吧。

  引導遊客的“規範化塗鴉”,還不只是一個提供“留言文化”出口的問題。不難看到,近些年來,各個地方的風景名勝區,紛紛採取重金徵集“形象廣告語”的方法,以圖打響自身招牌,吸引更多遊客。思路稍作引申,旅遊景區“留言文化”的鼓勵與興起,不正是一項“得來全不費功夫”的針對之舉麼?可見,觀念變一變,“陋習”也是寶──不雅的“旅遊塗鴉”,也完全有可能成為獨特的“留言文化”。

熱詞:

  • 塗鴉
  • 旅遊景區
  • 旅遊設施
  • 旅遊塗鴉
  • 文化氣息
  • 文化底蘊
  • 國人
  • 留言
  • 素質問題
  • 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