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政百日 被“治堵新政”微改的城市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3日 15: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號稱“史上最嚴的限購令”改變了許多北京人的生活,不過,它吹響的只是北京“治堵新政”的“先鋒號”。

繼“限購令”之後,2011年4月,繼續上調重點地區停車費、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再次提速、疏散中心城區人口……數項列入北京治堵新政的舉措,逐步推進,功效才露“尖尖角”。

然而,汽車與城市發展的矛盾並未就此化解。“汽車和城市的矛盾,註定是現在北京和未來北京的主要矛盾。”汽車資深分析師賈新光説。

價格杠桿緩解城市擁堵

按照北京治堵新政的預期步驟,4月1日起,即治堵新政滿百天之日,北京將再次撬動價格杠桿緩堵:三環(含)以內區域及CBD商業區、燕莎地區、中關村核心區、翠微商業區4個重點區域,佔道停車累進加價,小型車第一個小時收費10元,此後每小時按加價50%收費,即15元。

這是一年之內,北京第二次撬動價格杠桿,去年同日,王府井、燕莎等13處一類地區地面停車費,同時上調。

賈新光認為,去年漲價的13類重點地區,一年來,始終是市區主要堵點,堵情沒有緩解。事實證明,調整重點地區停車費收費標準,這一措施對緩解擁堵貢獻不大,“購物看電影等人流都能享受免費停車;寫字樓上班族,也找到了到周圍小區和單位蹭車位的應對辦法”。

東三環招商局大廈內一停車場收費員説:“這招沒多大用,人家就不來停車了。”去年4月1日前,該停車場還天天爆滿,4月1日後,銳減一半,至今為止幾乎都沒停滿過,原因是“商務區裏都藏著居民小區,還有單位,都能停車”。

與上調停車費相比,其他國際通用的價格杠桿治堵手段,如收取擁堵費、高額車輛購置稅,北京卻慎之又慎。“建交通擁堵收費管理系統”,北京治堵新政僅寫明這幾個字;而高額車輛購置稅,至今為止從未提及。

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教授史其信認為,相比行政性強制措施,價格杠桿目前是最適合北京的做法。高額停車費和車輛購置稅,擁堵費,多項價格杠桿多策並舉,能達到更好的疏堵效果。

公交優先下的城市交通

自2007年北京機動車保有量突破300萬輛開始,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一直是北京疏堵的主旋律。在北京治堵新政中,該項措施更是濃墨重筆。

事實上,北京官方為發展公共交通,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

去年,北京交通基礎設施總投資約達800億元;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已達336公里。今年,疏堵經費從8000萬元追加到2億元,其中大量資金擬用於公共交通設施完善,如優化平交路口、環路出入口,二環再增3處公交港灣等。未來5年,官方更制定了公共交通發展目標:增設400個公交優先路口;地鐵總里程達561公里。

但是,與政府的投入相比,公共交通一直沒有起到“分流”有車族的預期效果。交通部科學研究院城市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江玉林説,如果以出發地至目的地“門到門”的距離計算,北京即便擁堵至此,開車仍比公交平均省時三分之一。

用公共交通代替自駕車,賈新光認為,最起碼一兩年之內,北京公共交通難以具有這樣的魅力。由於先天設計不足、評估不到位等原因,一系列困擾北京多年的公共交通難題,難以解決,例如地面公交運行時間沒譜;地鐵與地鐵換乘難,零換乘幾乎為零,倒地鐵幾乎走出一站地;地鐵與公交換乘難,出了地鐵站,經常找不到公交站臺。

以經過多個國家驗證的治堵手段——BRT(快速公交)為例,北京三條BRT線路,僅南中軸線具備BRT功能,朝陽路等另兩條線路,試運行已達三年,尚未具有BRT功效:線路半封閉,沒有交通信號優先權,跟社會車輛交叉混行。

北京市公交集團此前透露,北京大部分改擴建工程,規劃建設階段,未能考慮到公交換乘需求;交管部門劃定公交站位時,站位設置距離路口較遠,使公共交通的便捷度和舒適度大幅降低。

行政限車僅減少8%城市擁堵

其實,在北京治堵史上,“搖號限購”類限車措施,並非首次。此前,每當擁堵來襲,北京首先想到的都是通過行政手段限車。遺憾的是,每次限制,均未取得預期效果。2008年10月,尾號限行剛出臺,花鄉等汽車交易市場瞬即迎來選購二手小車的客流。截至目前,北京究竟有多少人名下有兩輛以上機動車?北京市交管局雖未公佈相關數據,但來自亞運村車市、花鄉車市的數據顯示,買第二輛防備限行者,所佔比例一度接近30%。

依靠行政強制手段治堵,很快就會遭遇“反噬”——儘管此前的限車經歷,已經驗證了這一法條,但此輪北京治堵新政,還是先對汽車數量“開刀”,推出了“史上最嚴限購令”。

然而,梳理北京治堵新政推行百日的功效,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劉小明通報的數據為,擁堵減少了8%。

對於機動車保有量500多萬輛、高峰時段多數交通幹道交通流量遠超負荷的北京而言,8%的擁堵效果,無異於杯水車薪。

南三環馬家堡的一家一汽大眾4S店的銷售總監藤原認為,汽車數量並不是造成北京堵局的根本原因,香港、澳門等彈丸之地,車輛保有量高於北京,但不常堵車,“太多的問題,都被簡單地歸咎於汽車數量了,郊區大量發展房地産,交通卻跟不上,大家拼命買車,形成了惡性循環。”

不少專家跟藤原持相同觀點:限購令不僅治標也就是緩堵功效有限,而且不治本,長期實施還會重創汽車産業。

儘管“限購令”質疑聲不斷,但暫時不會取消,3月7日,北京市發改委主任張工説:“官方會依據執行的實際效果,再做具體的分析考量”。(朱開雲 劉澤寧 湯旸)

熱詞:

  • 城市
  • 治堵
  • 限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