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保健品"遺産"中的親情遺憾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9日 0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江西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南京天山路上一位年過九旬的張老先生過世後,他的家人發現,老人生前在兩家保健品公司推銷下,買了十余萬元的保健品,過世後還留有91771元的保健品寄存單。張老先生的兒媳稱,這些保健品老人要再吃十多年才能吃完。老人的家人向保健品公司討回62000余元。(4月26日《揚子晚報》)

  保健品公司忽悠老人購買十多萬元的保健品,結果讓九旬老人去世之後還留下近十萬元的保健品“遺産”。對於保健品公司的這種無良行為,我們當然有必要進行道德批判和譴責。但是,為人子女,筆者認為,我們更不應忘卻保健品成“遺産”背後的親情缺失。作為子女面對父親留下的保健品“遺産”,我們有權要求保健品公司退款,也能夠實現,但是我們無法彌補對父母缺失的親情和孝心,過去“不孝”行為無法退還,作為子女更要反思自己在保健品“遺産”上的責任和錯誤。

  就從九旬老人留下十萬元保健品“遺産”的這起個案來看,子女對父親留下十萬元保健品“遺産”,説明老人購買大量的保健品之事不是十分清楚。實際上就反映了子女與去世父親之間親情的淡薄,至少在心與心的交流上明顯存在不足,有的只是提供物質的贍養和孝道,而對父親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想法卻一無所知。如果説保健品成“遺産”是一面鏡子的話,那麼既照出了保健品公司的無良行為,也照出了子女對父母在精神贍養方面的不足和缺失。

  老人購買大量保健品其實並不是什麼新聞,這樣的事情全國各地發生的實在是太多,媒體報道過很多,在今年年初,《寧波晚報》曾報道一位寧波老人一年之內購買了十萬元的保健品,購買的數量比這位去世的九旬老人還多。可以説,老人購買大量保健品已經是普遍的社會現象,而非一兩個老人的個體行為。

  事實上老人成為購買保健品大軍,固然是多方面原因造成,如一些心理專家説老年人心理上存在三大弱點:老年人接受信息時,往往缺乏批判精神;老年人信息處理能力比較弱,特別是突然獲取大量新信息的時候,往往選擇盲從和老年人的面子觀念比較重。但是,在筆者看來,擊潰老年人心理弱點的根源主要在於老年人自身缺少心情溫暖,而保健品公司恰恰普遍採取的是“親情銷售”模式,銷售人員對老人照顧週到,而且一口一個爸爸、媽媽叫的非常親,讓廣大“有錢”的孤獨老人感受到了失去很久的親情的溫暖,找回了家的感覺,才使得很多老人願意在保健品上投入鉅資。

  可以説,保健品成“遺産”,背後的真正問題不是保健品市場的混亂,而是當代人在贍養父母問題上的精神贍養嚴重缺失,缺少了與父母之間的心靈溝通和交流,對父母的心理感受和想法太淡、太不重視。筆者認為,避免保健品淪為“遺産”,消除老年人成為保健品消費的主力軍,子女必須加大與父母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及時向父母傳達保健品方面的正確認知訊息,尤其是以自己實際的行動讓老人感受到家的溫暖和親情之愛,別讓孤獨的老人到保健品銷售員那購買親情。

熱詞:

  • 遺産
  • 保健品公司
  • 保健品市場
  • 揚子晚報
  • 寧波晚報
  • 精神贍養
  • 老年人心理
  • 購買保健品
  • 心理專家
  • 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