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解放日報:莫因貧困擋了美育的腳步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7日 05: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在“免費午餐”公益行動備受關注的時候,筆者注意到這樣一份報告——

  中國扶貧基金會發佈的《部分貧困地區音體美教育狀況調查報告》中顯示:貧困地區超過90%的農村學生表示喜歡上音、體、美課程,而學校音體美教育資源匱乏的現狀遠遠跟不上學生需求。

  匱乏到什麼程度?43%的學生沒有美術用品,擁有量最多的是畫畫本,但擁有的學生只佔13.1%。八成學生無音樂用品,擁有量最多的樂器是較簡單的口琴和笛子,但擁有者不到10%。部分學校投在每個學生身上的音體美器材單項經費每學期只有約0.5元。

  這些課是怎麼上的?美術課基本是教師在黑板上畫,學生簡單臨摹;音樂課成了流行歌曲的教唱課;體育課要麼是集合整隊跑跑步,要麼是“一個哨子一堂操”。

  報告是基於對幾個中西部內陸經濟不發達省份47所學校的2066名學生和47名校長進行的調查,可以説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貧困地區音體美教育現狀。

  也許有人會説:在一些貧困地區,孩子們連基本的午餐都吃不飽吃不好,師資不足,還談什麼音樂課、美術課?他們認為,與解決孩子們基本的溫飽和基本的教育相比,音體美的美育等教育是可以往後“拖一拖”的。

  這固然有一定道理,然而,這並不能成為社會漠視貧困地區學生音體美教育、因此投入不夠的理由。因為,與物質匱乏相比,心靈缺乏滋養,不是一個同樣重要的問題嗎?

  人的全面發展,指人的勞動能力的全面發展,即人的智力和體力的充分、統一的發展。同時,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質多方面發展。而音體美等課程,恰恰對學生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質培養影響明顯。

  愛因斯坦自幼喜愛音樂,能演奏小提琴和鋼琴,他曾深有感觸地説:“真正的科學和真正的音樂要求同樣的思維過程,如果我在早期沒有接受音樂教育,那麼無論什麼事業都將一事無成”。

  此言並非誇張。有研究表明,音樂教育是人才知識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的高雅審美情趣的形成及優化人才素質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同時在治世、禮節、人的道德等方面有著強大的社會功能。而體育則是一種行動的教育。除了強健體魄,通過體育過程中的行為表現,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集體主義等道德品質,更有利於培養勇敢、堅毅、果斷、機智等意志。

  可以想見,當貧困地區的孩子眼巴巴地望著他們“神往”的音符、圖畫和足球興嘆的時候,心裏會有怎樣一種渴望和難受?他們的生活本就單調閉塞,會不會因為缺乏藝術陶冶,小小的心靈變得更加乾涸而沒有生機?

  再扯遠點,其實我們城市中的不少學校,同樣缺乏對音體美的重視,只不過原因迥異——過分強調應試,從而擠佔它們。又或者,讓孩子學琴只是為了練一項技能,為了考試加分等功利性,而忽略了對藝術本真的感悟。這樣的音體美教育,相比沒有,又高明多少呢?

  筆者由此想起了上海的一個志願者組織,以“小草要唱歌”為主題,專門利用業餘時間,為來滬務工子弟免費教授音樂等課程。經過訓練,以前羞澀膽小的孩子揚起了他們的頭,自信地開口唱起他們的第一首歌、彈奏起第一個音符,人生因此而豐富。

  莫因貧困阻擋了美育的腳步。讓更多的孩子在音樂、繪畫和操練中找到樂趣吧,無論貧困還是富足。

熱詞:

  • 音體美
  • 美育
  • 課程
  • 學校
  • 免費午餐
  • 貧困地區
  • 道德品質
  • 音樂課
  • 美術課
  • 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