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從《泰坦尼克號》看風險防禦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7日 01: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3D版《泰坦尼克號》近期在全球熱映,100年前那場史無前例的大災難再度成為人們談論的熱點。作為曾號稱“永不沉沒”的工業奇跡,“泰坦尼克號”的災難使人們意識到表面再牢靠的事物,在忽略風險的情況下也有傾沒的風險。

  投資理財同樣也是這個道理。僅以過去兩年為例,在2010年三季度A股大幅上漲的影響下,許多投資者在忽略市場風險預警的情況下,盲目將陣線轉移至權益類投資,甚至贖回原有低風險固定收益産品。

  這樣不顧投資風險的結果已經很清楚。在2011年整年的震蕩下行基調中,權益類投資撞上“冰上一角”,業績大幅虧損下滑。而與之相對的是,固定收益産品體現出較強抗跌性,貨幣基金更是以整體年均收益3.60%,取得超一年定存投資回報。那些具備先見之明、保持投資防禦的“乘客”無疑成功脫險。

  在對抗通脹的漫長歲月中,風險類權益投資似乎成為獲取高收益的有效選擇。但正如泰坦尼克號曾逝去的輝煌,市場投資如航行在汪洋大海,要想成功航行除了需要具備劈波斬浪的進攻勇氣和技巧外,還需要更多面對風浪的防禦技術,以構建投資資産的“安全墊”。

  事實上,這種風險防禦意識,早已在成熟的海外資本市場成為不二法則。美國投資公司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在金融危機的威脅下,截至2011年10月底,包括家庭理財和機構投資在內,超過50%的資産流入固定收益類共同基金。而取得的顯著成效就是,過去5年來固定收益産品明顯跑贏權益投資,體現出更好的抗跌效果,保證了理財收益底線。

  對投資而言,對泰坦尼克號式的災難必須保持足夠警惕。正如在面對權益類投資盛行的形勢下,投資大師比爾 格羅斯喊出的勸誡聲音:在進攻之前,先儘量防禦,持續防禦並保持警惕。

熱詞:

  • 泰坦尼克號
  • 理財收益
  • 防禦技術
  • 乘客
  • 收益類
  • 市場投資
  • 投資理財
  • 貨幣基金
  • 共同基金
  • 機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