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感受安順屯堡人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6日 20: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潮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小草

  一提起貴州安順,人們一下子就會想到那雄奇壯闊、聞名於世並享有“中華第一瀑”盛譽的黃果樹大瀑;就會想到列入世界吉尼斯記錄的連環密瀑布群;就會想到集山、水、林、洞為一體,被譽為“千古絕畫”、“萬頃盆景”的天星橋風景。然而,這裡更有一番別致的人文景觀,值得去欣賞、去品味——那就是安順屯堡人。

  “頭上兩個罩罩,腰上兩個繅繅;耳朵兩個吊吊,腳上兩個翹翹。”當我聽到這首順口溜時,以為是在猜什麼謎語。原來是對一群特殊女人裝束的寫照。

  聽完當地人的介紹,想起在天星橋風景區和黃果樹風景區碰到的情景:

  我正穿行于天星橋風景區那濕漉漉的崎嶇山路,小心翼翼走在彎彎曲曲的石板小道上,觀賞著石壁、石壕、石林、水石盆景。此時,在峭壁下面一處不寬的地方,卻有一群上了年紀、衣著奇特的老婆婆勾住我的視線。她們頭裹布帕,有的白色、有的青白色、有的黑色,身著天青色或深藍色斜襟大袖長袍,腳穿繡花翹頭鞋,其形似曾在電影、電視中相識。她們手中提著籃子,盛著塑料包著的一小袋袋炒熟帶殼花生,跟著經此而過的遊客叫賣,有的甚至跟了好長一段路程才作罷。在這荒無人煙的深山老林裏,寒風凍雨中趕路的我們還覺得冷,滑溜溜的路如此難行,她們從哪來?怎在此做小買賣?為什麼……?

  順著當地人所給信息,朝黃果樹瀑布方向行走的同時,腦海裏翻騰著,在納悶中尋找答案。搜索曾經收藏而今又近乎遺忘的明代史料,串聯出一幕幕歷史畫面。恍惚間,成了記憶的朱元璋大軍刀光劍影又浮現在眼前,江南明朝女人猶如從書行墨汁中緩緩走出,找到了遠離600多年屯堡人的祖先。

  明初,朱元璋第一次“調北征南”,派軍隊入黔消滅元朝殘余勢力,被元朝“招安順服”並命為“安順”地名的百姓,再次捲入戰火紛飛之中。明皇朝為了鞏固西南疆土,實行屯軍移民,命令征南將士攜家眷在黔中“屯田戍守”,再從明太祖朱元璋家鄉安徽鳳陽移民於此。在當地,軍隊的駐防地稱為“屯”,移民的居住地稱為“堡”,他們的後裔叫做“屯堡人”,他們的祖先是漢人,當地人為了與本土漢人區分開來,也將“屯堡人”稱為“老漢族”。“

  隨著改朝換代,失去屯軍優越地位的屯堡人,只能通過對往昔歲月的追憶和對故土的思念來排解異鄉漂泊感,撫恤著綿綿思鄉之情。由於高山深壑阻隔,屯堡人世代保持著很多明代江南地區漢人的生活習俗和特徵,並在長期的生産勞動中創造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對此,專家稱屯堡是漢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後的明代古村。

  一陣浚激相搏的瀑布聲,驚醒了我對歷史的追憶。是啊,落差70多米的黃果樹瀑布,川流不息,千瀑萬瀑總流去,帶走了歷史時光,唯有美麗的自然景觀依舊;懸崖絕壁上飛流直瀉的黃果樹瀑布,衝波逆折,捲起浪花淘盡英雄,千古帝王雄風不再,唯有人文景觀傳承至今。明朝先民們在貴州高原深處不經意遺落下來的安順屯堡人,積澱最有歷史深厚底蘊的屯堡文化,成了貴州省用於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

熱詞:

  • 屯堡人
  • 安順屯堡
  • 明皇朝
  • 屯堡文化
  • 漢人
  • 黃果樹瀑布
  • 明代
  • 天星橋
  • 人文景觀
  • 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