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美國掌控世行的慣例該改變了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5日 00: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4月16日,美國提名的美籍韓裔醫學專家金墉,當選世界銀行第十二任行長。儘管來自尼日利亞的候選人恩戈齊 奧孔喬-伊韋拉亦獲得不少國家和世行官員的支持,但最終的結果表明,美國人掌控世行的“慣例”仍將延續,發展中國家推進世行治理民主化的努力,仍有較長的路要走。

  在世行近70年曆史上,這是首次出現發展中國家候選人與白宮提名人同臺競爭的局面,國際機構掌門人的選拔開始跳出國籍限制,不能不説是一次進步。儘管與以往相比,今年的遴選過程更加透明,但最後還是美國説了算。今年適逢美國大選,奧巴馬政府對世行行長職位表現出了必爭的態度。對此番競選,伊韋拉更是直言“你知道這種事情並非真的擇優錄取”。

  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一個共識就是,國際機構應當是反映所有成員觀點的多邊機構,而不能單純地為某些國家的利益服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作為二戰後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産物,從設立之初就是被歐美拿來主導世界經濟的工具。相較于前幾任行長還多少有些金融、外交的背景,這次美國卻硬推一位醫學專家來主持金融工作,讓人看來著實有幾分滑稽,也難怪會有人質疑,美國此舉無非是選了一個更加忠於自己的傀儡而已。

  應當看到,發展中國家在世界銀行、IMF等國際機構的表決權正在漸漸擴大,包括林毅夫、朱民在內的越來越多東方面孔開始在世界經濟的舞臺上嶄露頭角。國際組織逐步走向多元化、國際化的趨勢不可逆轉。誠然,金墉作為美國推出的人選,又是美國公民,在履行職務時不可能不反映美國的利益,但同樣不可忽視的是,作為韓裔,金墉可能比其他美國人更了解東方文化,並且對發展中國家更具親和力。可以説,金墉當選所折射出的恰恰是東西方經濟力量博弈後的折中。

  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調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充滿了各方博弈的漸進過程。從金墉當選世行行長和去年法國人拉加德出任IMF總裁這兩大事件來看,世界經濟治理事務的主導權仍掌控在歐美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世界秩序正在發生變化,歐美已無法再像原來那樣在國際事務中隨心所欲,而新興國家隨著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參與國際事務的意願也在增長。在這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中,美國掌控世界銀行的慣例該改變了。

  世行等國際機構的改革不應該再是紙上談兵,這是大勢所趨。也許我們無法過多寄望醫生出身的金墉能給目前的國際秩序帶來多少改變,但比起過去,所有國際組織董事局會議上都是清一色的白人面孔,金墉所肩負的象徵意義顯然更為重要。如其在當選當天的聲明中所言,世行將擴大發展中國家的聲音,高效應對各成員國的多樣化需求。希望這樣的表態能最終落到實處。

熱詞:

  • 世行
  • 慣例
  • 金墉
  • 美國公民
  • 當選
  • 美國大選
  • IMF
  • 伊韋拉
  • 發展中國家
  • 醫學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