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光明日報:中國經濟發展將更具活力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4日 18: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余波未平,部分歐洲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在全球經濟增長的迷霧中,中國經濟身向何方?能否經受住各類考驗而風景獨好?這些問題已不僅僅為每個國人所矚目,也為世界各國所期待,因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向好,將成為帶動世界經濟走出低迷、實現再次繁榮的動力。

  古語有雲: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判斷亦是如此。從中國經濟的中長期發展趨勢看,發展機遇顯著大於發展挑戰,有利因素明顯多於不利因素。而在應對短期挑戰中達成中長期目標,在中長期目標的指導下合理應用短期政策工具,將是保證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

  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健康、較快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表現為“三化”:居民收入中等水平化、經濟結構服務業主導化、産業戰略性新興化。

  上述“三化”,將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巨大的國內需求,為協調經濟結構提供不竭的創新能力。2012年,如果按現行匯率換算,中國的人均GDP有望達到5400美元,已高於世界銀行劃分的世界中等收入國家的下限水平4000美元。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續提高和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居民消費傾向將從溫飽型向改善型轉變,能夠有力地支撐國內市場需求,形成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相互補充、相互融合的局面。目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已在全國上下成為共識。提高服務業比例,提升産業附加值的創新實踐已在各地落地開花,金融服務業、城市服務業和生産服務業正在蓬勃發展。高技術、密集型已逐步成為替代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産業組織形態的基本産業發展模式,以創新為核心的研究與發展活動和以教育為核心的人力資本提升體系將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十二五”規劃,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調整經濟結構、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等重大政策作出了頂層設計。在經歷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政府應用以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為核心的短期宏觀調控工具的經驗越來越豐富,能力越來越突出,時機越來越準確。中長期政策規劃和短期市場調控工具的步調一致,是中國經濟抵禦外部風險,促進結構轉型的成功根源,也是中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決心和信心所在。

  儘管當前局部行業和局部地區暴露出了一些經濟風險和結構性問題,但這只是局部的支流,中國經濟發展中長期向好的主流並沒有逆轉;儘管當前個別産業和少數企業出現了運轉不暢和經營困難,但這只是一時的逆流,中國經濟增長中長期的動力源泉並沒有枯竭。從中長期看,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消費與投資兩個要素,教育與科技兩個投入,將使中國經濟發展更具活力,更有彈性。

熱詞:

  • 經濟發展
  • 調整經濟結構
  • 居民收入
  • 中國
  • 國際金融危機
  • 向好
  • 居民消費
  • 頂層設計
  • 結構性問題
  • 支流